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紅草、花草是鯽魚的兩個變異種,是經過多次選育而形成的兩個新的觀賞魚品種。紅草、顏色鮮艷欲滴,十分耀眼,花草花紋多種多樣,五顏六色,色彩斑瀾,十分醒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要求也越來越高,促進了觀賞魚市場的發展。紅草、花草作為兩種優質的觀賞魚品種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和較高的經濟價值。但在自然狀態下,紅草、花草個體間產卵的不同步,而且每一個體一次產卵也不能全產空,不能形成批量,給養殖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如何解決人工繁殖技術難題,減少親本的使用量,選擇更好的親本進行配對繁殖,直接影響到紅草,花草的進一步發展。
一、親魚的選擇:
1、親魚的選擇時間:親魚的選擇一般在頭一年的秋末冬初。秋末冬初當紅草、花草集中干池時,正是選擇親魚的最佳時機,此時總量多,選擇的余地大,而且溫度適宜,魚體不易受傷,選好后有充足的時間對親魚進行培養。
2、親魚的選擇標準:紅草、花草親魚應選擇兩周年齡以上,體重在尾重150g以上、體表光滑、體質健壯,鰭條完整,無傷病的個體,紅草要求體色鮮艷、無雜色,花草要求花色明顯、色式較多,各色之間反差較大的個體。雌雄比按1比1至1比1.2選留。
二、親魚的培養:
l、親魚池選擇及親魚放養:一般親魚池面積不宜過大,以670m2左右為佳,水深可達1.2m,不滲漏、串漏,具有方便的進排水系統,在放親魚前一周進行徹底的消毒、清野,消除野雜魚類及其敵害生物,在進排水口安裝60目網布做成的過濾設施。選好的親魚經20mg/L的高錳酸鉀液消毒后放人親魚池,放養密度為每667m2面積放養1OOk癥右,搭配花白鰱15尾左右,雌、雄親魚分池放養(紅草、花草可放在同池培養,待人繁時再分開),防止意外造成流產。放養后經過2--3天的適應后即進入親魚的培養期。
2、投喂:整個親魚培養期跨冬春兩個季節,因此在喂養上應采取兩種方法,既要保證親魚能得到充分的攝食,又保證飼料不浪費。根據紅、花草均屬雜食性魚類,對飼料要求相對不是十分嚴格的特點,合理配制粗蛋白在25%以上的飼料,具有較廣泛的飼料源。在喂養方法上,自親魚人池三天后至春節(主要在冬季),當天氣晴好時,每日中午投喂一次,定點投喂,日投喂量占魚體重的1%,陰雨天停喂;春節至3月10日調整為日投喂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喂量占魚體重的2%,陰雨天上午投一次,下午不投,日投飼量減半,3月10日后,氣溫逐步上升,日投喂兩次,但日投喂量上升占魚體重的3%---4%,陰雨天適當減少。
3、日常管理:除正常的投喂外,還應加強親魚池的日常管理,每月堅持巡池1--2遍,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情況,及時減增投飼量,及時清除池邊雜草及池中雜物,及時注入新水,力保水質清新、活爽,透明度控制在25—30cm,每隔10天用二氧化氯對全池進行消毒一次,冬季還應注意及時破冰,防止缺氧,3月10日后,堅持每天沖水1小時以上,促進親魚性腺的快速發育。
三、人工催產:
1、催產池的準備:催產池以4m2左右的水泥池為佳,池深1m以上,有利于紅、花草的集中產卵。產卵池最好具備流水條件,否則必須有充氣設備且換水方便。在催產前一天對產卵池進行徹底刷洗,然后用20mg/L的高錳酸鉀液進行消毒,清水沖洗后進水備用。
2、魚巢的準備,紅草,花草均是粘性卵,催產前必須準備好魚巢,魚巢材料最佳是柳樹根(一定要是在頭一年霜降之前割下的柳樹根,否則效果也不佳),其次是棕櫚皮,其它如包裝帶、聚乙烯網布等效果極差。柳樹根選好后扎成把,每把在500g重左右,經過清洗,陰于后,用20mg/L孔雀石綠液在催產前一天對其進行消毒,涼干后備用。
3、催產:當自然水溫連續三天在20℃以上時,選擇一個晴好的天氣,取出親魚進行催產。催產藥物有LRH--A2、HCG、DOM、PG,采取一針胸腔注射的方法,注射體積每尾魚0.5mL,注射劑量是每k8雌魚用LRH--A2,3—4ug,加HCG200--300IU,加DOM,1—2mg,有條件的加入pG1--2粒。根據親魚發育情況控制注射劑量,親魚發育好劑量相對減小,反之劑量適當加大,雄魚劑量按雌魚劑量的一半,注射時間控制在上午10時左右,有利于親魚在后半夜產卵,提高產卵效果。親魚注射后放人產卵池,每只產卵池控制在15--20kg的密度,進行沖水或充氣,每只產卵池同時放入親魚和卵魚巢30把左右,從晚上20時后加大沖水量,當水溫在22℃左右放應時間在16---18小時,20小后進入產卵高峰,此時由于精液大量排出,水中會產生許多泡沫,對產卵受精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必須加大換水量,換去大部分水,換水時注意掌握水溫變化,水溫變化不能超過2cC,必要時還應更換魚巢,防止產卵過多,造成卵在魚巢上的堆集。
四、人工孵化:
產后的魚巢應及時移人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以水泥池較佳,土池也可以。在放魚巢的前三天進行消毒,清野,進水備用,初次進水控制在8cm左右深度。魚巢放人孵化池前先用100mg/L二氧化氯液消毒1—2分鐘,然后用竹桿固定,懸在離水面20cm的水中孵化,連續三天用10mg/L二氧化氯液對魚巢進行潑灑消毒,遇天陰或下雨,魚巢要下降至水深50---60cm處,天氣轉好后再上移。當水溫在22℃左右時,4--5天后完全脫膜,此時不宜取出魚巢,因為此時苗仍吸附于魚巢上,應再等2--3日后才能取出魚巢。
五、苗種培育:
1、苗種池的準備:苗種池面積不宜過大,以667m2左右為佳,水深達1.2m以上,不滲水漏水,有方便的進排水系統。在放苗前五天徹底消毒清野(苗種池可直接作為孵化池,但必須在放魚巢前三天就應消毒清野),隔天后進水,進水口用80目的網布袋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野雜魚及其卵的進入。初次進水深度在60cm左右(若作為孵化池用,進水80cm左右),進水后適當施基肥,培育輪蟲,使苗一人池便可獲得適口的天然餌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作為孵化池用不可施基肥)。
2、苗種的放養:苗種放養一般是選擇晴天的上午九點鐘左右進行,此時水溫,溶氧均較適宜,在上風口扦一網箱,先把苗放入網箱中,按每萬尾苗一只熟雞蛋進行投喂,10分鐘后撤掉網箱,讓苗自己游人池中。放養密度每667m2面積控制在12—15萬尾。
3、喂養:魚苗下池后,前期以豆漿為主,日投喂量按每萬尾魚150g干黃豆,黃豆浸泡后分兩次磨成漿全池潑灑,十日后,每萬尾魚加入500g菜餅干黃豆中浸泡磨成漿全池潑灑,一周后,黃豆停喂,菜餅日投喂量增加到10---12kg,喂養時一定要四邊均喂到,而且速度要快,最好兩人同時投喂,加快喂養速度,有利于魚類得到同步攝食,魚體能得到平衡生長,避免出現魚體間個體規格相差懸殊。
4、日常管理:堅持每日巡池,注意觀察魚類攝食,生長狀況,及時撈出池中雜物及蛙卵,每隔5天左右加入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左右。宜把透明度控制在25cm左右。
5、挑選、分池、出售:經過25天左右的飼養,魚體的規格已達到3cm,此時要進行拉網鍛練,拉兩網后要進行挑選,剔除一些變異的個體,保留品質純正的個體。此時存塘量也已達到—定的限度,應及時結合挑選進行分池養殖或出售,力保魚體能得到快速的生長,否則會造成批量性的死亡。(中國漁業致富指南)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