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們從2001年起在西港河發展網箱養殖鱖魚,取得了每m2網箱凈產鱖魚5.96kg,盈利157.63元的良好效益。現將其高效養殖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水域選擇
西港河為西湖大境調蓄內河,全長24.3km,平均水深在5m以上,年平均降雨量為1273.9mm,平均氣溫16.7℃,水溫年變化在40℃-35℃之間。水質清新,河床周圍基本上是肥沃的農田,沒有工業廢水污染;正常水位時透明度為50-110cm,河底邊緣多水草;pH值為6.0-7.5,非常適宜發展網箱養殖鱖魚。
2、網箱設置
網箱采用聚乙烯網片縫制而成,規格為7m×4m×2m,單層,網目隨著養殖規格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0.5-5cm。網箱結構為敞口框架浮動式,箱架用毛竹制成,用舊油桶作浮子。網箱入水深度為1.5m左右,水上高度0.5m。網箱排列方向一般與水流垂直,有利于水體交換;兩箱之間的距離一般為2m左右,多個網箱設置呈直線型。新網箱在放養前20-30天下水布設完畢,讓箱體上附生一些絲狀藻類等,以避免放養后網箱擦傷魚體。
3、魚種放養
我們投放的是1冬齡的鱖魚種。適應入箱前,篩選大小相近(每尾50g-100g)、體質健壯的魚種,用50-50g/L的食鹽水浸泡10-20min。投放時,同一規格的魚種放在同一個網箱,不同規格的魚種要分開放養;其次,從外購進的魚種入箱前,要注意溫差不宜過大,以免造成損傷,降低成活率。放養密度為每m210-15尾,投放時間為2月底至3月份。
4、餌料投喂
鱖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需隨時供應規格適宜、數量充足的餌料魚。可就近利用網箱或池塘養殖鰱魚、鳙魚種或羅魚、鯽魚、鯉魚等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也可捕撈、收購野雜魚或專業漁場購買鰱魚、鳙魚種充當餌料魚。餌料魚人箱前應用40g/L的食鹽水浸洗10min。餌料魚投喂方式一般采用階段性投飼法,投喂次數應根據水溫和鱖魚攝食情況而定。水溫低時,鱖魚的攝食強度也低,餌料魚活動及生長代謝也慢,間隔時間可長些;水溫高時,鱖魚的攝食量大,間隔時間則短些。一般分四種情況:在水溫10℃以下時,1個月投喂1次;10%-20%時,15-20天投喂1次;21℃-28℃時,7-15天投喂次;28℃以上時,3-5天投喂1次。餌料魚規格以便于鱖魚能攝食和吞咽為準,一般控制在鱖魚體長的40%左右;且規格盡量一致,以免大鱖魚搶食適口餌料造成小的無餌料可食,造成鱖魚個體大小兩極分化。投餌量為鱖魚尾數的20-25倍。
5、魚病防治
網箱養殖鱖魚,病害不多,但重在預防。首先要抓好消毒工作,即魚種人箱前要用30-40g/L的食鹽水浸泡10-20min;餌料魚必須用40g/L的食鹽水或20×10-6濃度的高猛酸鉀溶液浸泡10-20min后再投喂;養殖工具也必須用50g/L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其次,平時網箱內用漂白粉掛簍預防魚病,藥袋(簍)要掛在網箱上風頭的一邊;也可定時用0.5-1g/L的食鹽水進行潑灑。這樣采取綜合管理措施,保持網箱內水質清新,就能有效地控制鱖魚病害。
6、日常管理
6.1經常巡箱
網箱養殖鱖魚要有專人看管,并要求堅持早、中、晚三次檢查網箱,及時了解和掌握鱖魚的生長及攝食活動,網衣的完好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在雨季、汛期,大量的水往河內排,易造成污染,此時更應注意,要及時轉移網箱位置。
6.2 定期洗箱
為了保證網箱內外水體的順利交換,必須定期洗箱。一般每隔7d要求清洗網箱1次,清除附在網箱上的青苔,水草和其它雜物。網箱可預先用硫酸銅進行處理,主要是預防或減輕藻類附著。
6.3適時投餌
要求餌料魚投喂務必做到及時、充足、適口,使網箱內始終保持一定密度的適口餌料魚,以利于鱖魚快速生長。
6.4四防保安
為了確保網箱養殖鱖魚的成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要求做到:一是防止水鳥對鱖魚的侵襲;二是防止水獺、水鼠偷吃鱖魚或咬壞網箱;三是做好防洪、防大風工作;四是做好防逃防盜工作。(摘自水產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