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癥狀:初發病的鱷龜食欲減退,喜歡上岸,繼而不愿下水,停止攝食,成群堆集于池角;精神不振、反應呆滯,軀體逐漸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檢查病龜,外觀未發現異常;解剖病龜發現肝臟色淡,有淡黃色斑,腸道無食物或僅后腸有食物,腸內有氣泡,腸壁充血;鏡檢各部位,未發現寄生蟲。
二、病因
①水溫偏低。鱷龜雖然沒有進入冬眠狀態,但長時間水溫低于23℃時,鱷龜食欲減退或停止攝食,體能不斷消耗,軀體逐漸消瘦,這可能是發生萎癟病的主要原因。
②飼養池上方的保溫棚,在寒冷天氣能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但天氣轉暖時,棚內氣溫較高而水溫較低,以致鱷龜喜歡上岸而不肯下水,同時由于棚內氣溫晝夜變化大,鱷龜易感冒。
③當溫度由高向低變化且變化范圍較大時,原先攝入的食物在體內滯積而誘發腸炎,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良。
三、防治方法
①維持水溫在25℃。
②龜池全池潑灑呋喃唑酮,使最終濃度為3毫克/升,每天1次,連用3天。此法對預防腸炎病和低溫期皮膚病的發生有明顯效果。
③對發病個體,每只(20克)注射2000單位的慶大霉素,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情況下,1個療程后鱷龜能恢復攝食。
④加強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質,投喂適口飼料,增強體質,提高鱷龜的抗病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