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魚池施肥可提高浮游生物的數量,直接關系到魚塘產量的高低。池水透明度是水中餌料生物的多少和水質肥瘦的主要依據。總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據肥料的效應、池水原有肥度和所養魚的耐肥力而確定。人糞、畜糞肥效高,應少施,底泥厚,草食性魚類為主的魚池也要少施。一般識別肥度和用肥量的標準如下:
池塘溶氧。主要養殖魚類最低溶氧量為3毫克/升,有機物耗氧量大致為30毫克/升,在生產上要把握住。魚類生長旺季要保持鰱魚、鳙魚每3-5天輕浮頭一次,以黎明前后浮頭,日出后很快下沉為好。
浮游生物量。魚類生長期浮游植物為2000萬-5000萬個/升、浮游動物為4000萬-5000萬個/升。在生產上常根據透明度和水色來判斷,一般池水透明度以25-30厘米為宜。此時,池水肥度適中,餌料生物豐富,溶氧高;水色以茶褐色、油青色為佳,前種水色為施有機肥的水色,后者為施無機肥的水色。若透明度過大,水色過淡應適當增加施肥量,反之要減少甚至停施。
營養鹽類。水體中的營養直類主要有硝酸鹽、磷酸鹽和硅酸鹽,一般含營養鹽類多的水天然餌料生物量大,這樣的水為肥水。但過多的話,水質會太肥,耗氧量大,可造成魚類缺氧中毒,,因此,要適當施肥,控制其鹽類濃度,一般硝酸態氮含量為2-3毫克/升,銨態氮含量為0.1-1毫克/升,磷酸鹽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為0.1-1毫克/升,硅酸鹽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為2毫克/升。
施肥量。化肥在水體中的濃度為氮1-2ppm、磷為0.1-0.2ppm,其施肥量應根據水中氮、磷的含量而定,通過施肥把水中氮、磷比調節到7:1-10:1。施用化肥時,每畝水塘每次施尿素和過磷酸鈣各3-5千克。施用有機肥時每500千克魚產量施1500千克以上。其基肥每畝可施糞肥250-300千克或綠肥200-250千克。
注意事項:有機肥要經發酸腐熟下塘,并且有棚巴和無機肥混合使用。追肥要選擇晴天進行,當氣溫較高,陰雨連綿或龜病發生時要少施或不施;在施用化肥時不能與堿肥混用,目前使用的化肥多呈酸性,一般都忌與生石灰、草木灰中其他堿性肥料混合使用;一般施用有棚巴的池塘水質會酸化,應定期使用生石灰。(摘自漁業致富指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