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藥物失效防治魚病用的藥,特別是漂白粉易受潮失效,故漂白粉要用干燥粉末,生石灰要用塊灰。平時藥物要按規定妥善保管,并在保質期內使用。
纈頏作用當兩種以上性質不同的漁藥混用時,藥物間會產生反應,降低效果。例如,敵百蟲遇堿即分解,不能與生石灰等堿性物混用。
水質過肥有些藥物按常規用量使用時,會與水質中的豐富有機物或礦物質等發生反應而被消耗,降低防治效果。
抗藥性魚類病蟲害對長期藥物的襲擊產生抗藥反應,尤其是同一種藥物如果反復使用,抗藥性增強更明顯。輪換用藥是解決抗藥性簡單而又有效的辦法。
用藥量不足計算水體體積不準和稱藥量不夠,這種現象全池潑灑時常出現,因為藥量不足,池水達不到一定藥物濃度,防治效果不佳。所以不規則漁池體積測量計算一定要準確。
溶解(藥物)不完全潑灑藥物前要按要求用開水、溫水或冷水充分溶解,潑灑的藥物不能有顆粒或塊狀,以防藥物沒有充分溶解,水體依然達不到規定濃度,或藥物顆粒被魚誤食而致死。如生石灰要化漿潑灑,漂白粉不宜干灑。溶解藥要注意水溫,如殺蟲中草藥要求溫度在60℃~100℃。
潑灑不均勻防治魚病藥物遍灑要均勻,尤其是邊角容易被疏忽,造成用藥不到的區域殺菌、殺蟲不徹底,使魚病復發。
沒有對癥下藥盲目投藥而不對癥下藥是防治魚病的大忌。這樣既達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又造成經濟浪費,甚至還會起副作用。
用藥療程不足有的魚病一個療程并不一定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而要使用二個或三個甚至更多療程,這要看病情的嚴重性和病情的長短。如果療程不足,殺滅病蟲害不徹底,就會出現治愈率低或該病再復發的現象。
用藥過量與用藥不足相反,用藥量過多,超出魚類忍受限度,反而會造成大量死亡。作者:陳淑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