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年5月25日,筆者帶領養殖戶去魚苗場購買鯉魚夏花。在魚苗裝袋后,發現魚苗在袋中呈浮頭狀,呼吸急促,鰓蓋邊緣發紅,疑為患病。于是打開尼龍袋將魚苗重新放回網箱,通過解剖鏡檢查,發現魚苗的尾柄兩側及尾鰭邊緣布滿了列隊式排列的呈杯狀的舌杯蟲,也叫筒形杯體蟲。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1.舌杯蟲的基本特征:舌杯蟲體伸縮性較強,身體充分伸展時呈喇叭形或高杯狀,此時有的個體彎曲較大,一般呈矮腳杯狀。體前端為圓盤狀的口圍盤,邊緣圍繞著三層由纖毛組成的緣膜,里面有一條螺旋狀口溝;中部體表面有一條圍繞周身的纖毛帶;吸管狀的末端有一個吸盤結構的茸毛器。舌杯蟲就靠茸毛器寄生在魚體上。
2.流行、危害情況:此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現,以夏秋兩季較為流行。對幼魚危害較大(特別是夏花魚苗),當魚苗身體被大量寄生時,會妨礙魚體正常呼吸,影響正常發育,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3.治療方法:準備一個大塑料盆,取3%的食鹽水溶液倒入塑料盆中,倒入的食鹽水量占塑料盆容積的50%以上,將魚苗帶網箱一起放入食鹽水中浸泡。8分鐘后鏡檢,蟲體大部分脫落,只有零星個體附在體表。取出魚苗放入清水中,20分鐘后重新裝袋起運。
4.治療結果:魚苗經治療后重新裝袋觀察,魚苗基本沉人尼龍袋底部游動,通過5小時運輸安全到家后,又用3%的食鹽水浸泡5--8分鐘下塘,未發現魚苗死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