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種池的選擇和清整 苗種池要選擇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積一般以2~4畝為宜,水深應能隨著魚苗的生長而調節,前期60~70厘米,后期可逐漸加深到1~1.5米。池形為東西向長方形,塘底平坦,池內沒有水草生長。
在魚苗下池前10~15天,對魚苗池要進行認真整修和徹底清塘,殺死野雜魚和有害生物,以保證魚苗健壯成長,提高成活率。
2、施基肥 清塘后,在魚苗下池前5~7天,先向池內加注新水60~70厘米,加水時要用密網過濾,防止野雜魚和有害生物進入魚池。然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質,使魚苗從下塘起就有豐富適口的天然食物。
基肥的種類和投放量,要因地制宜。通常每畝施綠肥400~450公斤、糞肥200~300公斤,糞肥需經發酵并用1%~2%石灰消毒,加水調稀后全池潑灑;綠肥堆放在池角,浸沒在水下,每隔2~3天翻動一次,待腐爛分解后將根莖殘渣撈掉。施基肥后,以水色逐漸變成茶褐色或油綠色為最好。
3、魚苗放養 魚苗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6萬~8萬尾,或每畝放養魚苗15萬尾,經15天培育,分疏至每畝5萬尾,經30天的培育達到4~5厘米的魚苗。然后進一步分疏至每畝3萬尾的密度,至年底可培育成100尾/公斤的大規格魚種。或將4~5厘米的魚苗按每畝1萬尾的密度放養,年底可養成100克/尾的大規格魚種。
放養魚苗時必須注意幾點:(1)每個池子應放同一批繁殖的魚苗;(2)池內如有蛙卵、蝌蚪或野雜魚等有害生物,要用網拉掉;(3)待清塘藥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魚苗。檢查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通常在池內放一只小網箱,放數十尾魚苗入網箱內,半天后若魚苗活動正常,就可放全部魚苗;(4)要在池塘背風向陽處放養魚苗,放魚苗時動作要輕、緩,將魚苗慢慢倒入水中。
4、飼養管理
(1)施肥投餌。魚苗下池時,如水質不肥,最好先投喂豆漿,每天每畝用黃豆1~2公斤,或按每萬尾每天0.1~0.2公斤黃豆,浸泡后磨成豆漿30~40公斤,上午8~10時、下午2~4時各投喂一次,同時追加肥料,培養魚苗的天然餌料。一般每天每畝潑灑糞肥50~100公
斤。十天后還要增喂米糠或花生麩,花生麩需浸泡后才可投喂,每天喂1~2次,沿池邊潑灑,投喂量以2小時內吃完為度,以后隨著魚體長大,施肥量和投飼量可適當增加。培育期間,每5~7天注水一次,使池水深在最后培育階段達1~1.5米。加水時,要用密網過濾,防止野雜魚和其它有害生物進入魚池。
(2)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觀察魚苗的活動情況和水質變化,以便決定投飼量、施肥量和是否加注新水。檢查池埂有無漏水和逃魚現象。及時撈掉蛙卵、蝌蚪、死魚及雜草等。
(3)鍛煉和出塘。魚苗經過25~30天的培育,長到3~5厘米時就可以出塘,轉入大塘進入食用魚飼養階段。魚種出塘前要進行拉網鍛煉,以增強魚的體質,并能經受操作和運輸。鍛煉方法是選擇晴天上午9時以后拉網,將魚在網箱中密集3~4小時后,即可過數出塘。出塘時要用魚篩篩出不合規格的魚種,放回原池繼續培育幾天再出塘。
拉網鍛煉時要注意:拉網前要清除水草和青苔;陰雨天或魚浮頭時不能拉網鍛煉,以免造成魚苗死亡;操作要輕巧、細致。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