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心 每月中旬發布 一、11月病害發生情況總結 根據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分析,11月份全省監測養殖種類發病率與死亡率繼續降低。淡水養殖種類中,美國青蛙、長吻魚危、鱷魚沒有病害報道,羅非魚、鯽魚、鱸魚、羅氏沼蝦、鯪魚、鱉的病害發生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草魚出血病及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和鰻魚及鱖魚的暴發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繼續下降,但鰻魚擬指環蟲病、鱖魚指環蟲病、淡水養殖魚類纖毛蟲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與上月相近,草魚、鰻魚報道新發生錨頭鳋病。海水養殖種類中,對蝦托拉病、幼鮑脫板癥危害很大,死亡率較高,黃花魚腸炎病、其它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略有升高;紅鰭笛鯛與石斑魚的潰瘍病和石斑魚爛鰓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有所下降,真鯛報道新發生鲺病,石斑魚隱核蟲病、潰瘍病及工廠化養殖成鮑、沉箱養殖鮑無病害報道。 二、12-1月份病害發生情況分析預測 12-1月份是廣東省氣、水溫最低時期,預測海、淡水養殖水生動物病害發生情況將會繼續緩解,是一年中發病率最低時期。其間危害較大的病害主要有二種:一是養殖鮑的暴發病,過去三年中有二年養殖成鮑均在12-1月份的低水溫期發生暴發病;二是淡水養殖種類易發生水霉病。另外,越冬養殖的鱉、羅氏沼蝦、羅非魚、淡水白鯧、鯪魚等要注意做好保溫防寒措施,要常用微生態制劑調節養殖池塘水質,防止病害發生。鱖魚和鰻魚的指環蟲病、纖毛蟲病等病仍有較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三、建議采取的預防措施 對蝦托拉病的防治方法: 1、預防:放養前采用綜合清塘法徹底清塘。在整個養殖階段,尤其在南美白對蝦養殖的1個月后,應經常采用光合細菌2-5 ppm 或枯草芽孢桿菌0.2 5 ppm 全池潑灑,以改良蝦池水環境,同時每15天投喂2至4餐含有抗病毒藥物的飼料,通常每千克飼料內添加免疫多糖2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劑1克及南美白對蝦病毒凈5克。 2、全池潑灑超碘季胺鹽0.2 ppm ,連續潑灑2天,第三天再次潑灑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0.2 ppm 一次,間隔3天后,全池潑灑枯草芽孢桿菌0.3 ppm 及活性炭、過氧化鈣及平爐渣合劑(比例為10%:20%:70%)5 ppm 。 3、在外用藥物的同時,給病蝦投喂藥餌,每千克飼料添加生物酶活性添加劑1-2克、穩定型維生素C2-3克及魚油10-20 克,每天投喂2餐,連續投喂3-5天。或每100公斤餌料添加板蘭根50克加三黃粉200克,連喂一周。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