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茭白,又稱茭筍、肉質莖肥嫩、營養豐富味鮮美,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0.3%以及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是我國獨有的蔬菜之一。茭白田里套養彭澤鯽是一條投資少、效益佳的致富門路。據農戶反映,茭白田每667平方米可收獲茭筍1500公斤左右,產值4000元,產魚50公斤,產值500元以上。總產值4500元,減除各項開支外,可獲利3650元。現將茭白田套養彭澤鯽情況和有關資料整理介紹如下:
1、茭白的特性
茭白是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1--2米,葉片窄長披針形,長70--160厘米。它性喜溫暖、不耐寒,適宜壤土生長,要求泥層厚而肥沃,并有一定水深。野生茭白一般都在湖、河、塘岸邊淺水區群生。
2、種養田的選擇
種茭白與養魚結合的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日照時間較長,注排水方便,土質較肥,淤泥在25--30厘米的低產田。田塊面積一般選用667--2001m2。
3、種養前的準備
3.1在茭白田里開挖魚池和魚溝,魚溝最好在田的上游進水口處開挖,池面積約占本田面積的8%一10%,池底比田深1.5米,池內壁用石料砌成,防止倒塌。魚溝寬0.6米、深0.5米,667平方米以下田塊開一條溝,縱貫全田。667平方米以上田塊,可根據面積大小開十字溝或田字溝。魚池與魚溝相接處開一缺口,寬0.5米,使溝、池、田、水相通,有利于魚群活動和尋找食物。田埂還需加高加寬,并在注排水口處安裝攔魚設施。攔魚柵可用竹箔或乙烯無節網等材料制成,攔魚柵間距0.4-1厘米,長度為排水口寬度的3--4倍,成弧形置于排水口的迎水面,插入田泥30厘米,高出田埂10---20厘米。
3.2茭白田栽種前,要深耕耙細整平,并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人人畜糞肥3000公斤。
3.3魚池與魚溝消毒。魚種放養前,對魚池和魚溝按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200克或漂白粉20克,兌水均勻潑灑,7—10天后放苗。
4、茭白的栽種
茭白是無性繁殖,春栽在4月下旬。當種株叢各分蘗芽抽生的茭苗高達50厘米左右,314片葉子基本平齊時,挖取茭苗移栽于大田,穴種茭苗3--5株,行、株距各70厘米,每667平方米1400穴左右,一般栽入泥中7厘米左右。
5、魚種放養
彭澤鯽具有繁育技術簡易,抗逆性強,病害少,生長快,個體大,營養價值高等特點。一般一齡魚平均增重可達200克,較普通鯽生長快2倍多。放養的魚種,應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無病,鱗片完整,游泳活潑。魚種放養前用2%--4%食鹽水浸洗魚體10---20分鐘,以殺滅病原體。每667平方米茭白田放養3—5厘米魚種300尾左右。
6、茭白與魚飼養管理
6.1茭白田管理。茭白萌芽期及分蘗前期,保持水深6厘米,分蘗后期,水深逐漸加到15厘米,孕茭期水深加到18厘米。秋茭采收后,逐漸放水,保持水深3—6厘米。大田不能干水,以淺水或潮濕狀態越冬。新茭田一般在栽后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人畜糞1000公斤,以促進生長和分蘗。孕茭期增施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糞3000公斤,促進肉質嫩莖的發育長大。
6.2魚飼養管理。彭澤鯽屬雜食性魚類,食譜十分廣闊,對餌料適應能力也很強,它既能以浮游動物為主,又能攝食浮游植物、底棲動物和有機碎屑。除天然餌料外,也攝食人工飼料,如米糠、菜子餅、豆餅以及浮萍、青嫩草等。
7、采收與捕撈
茭白生長期一般200天左右。在9月份開始采收茭筍。10月上旬大批采收,最遲到11月下旬結束。
彭澤鯽可在11月份捕撈上市,以活魚銷售獲得最佳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