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生魚是烏鱧與斑鱧雜交繁育出的子一代雜交種。其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暢銷華南及港澳地區;生長速度快,經6個月養殖體重可達1公斤以上;耐低氧能力強,特別適合高密度高產養殖;可加工成凍魚片、魚糜和休閑小吃,皮可制革,適合進行深加工,利用價值非常高。雜交生魚的產業化養殖前景十分廣闊,養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一、池塘條件
雜交生魚對池塘的要求不高,土池或水泥池均可,面積幾平方米乃至幾千平方米不限,水深0.6~2.0米都可以養殖。池堤四周要用竹籬笆或塑料網加高50~60厘米圍欄防逃。池內可種一些水葫蘆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遮蔭,覆蓋面積占1/3以下。放養前7~10天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清塘消毒;如果是新建水泥池,要先用清水浸泡10~15天后再注水使用。
二、魚種放養
雜交生魚可單養,也可混養。單養一般投放5~10厘米魚種3000~5000尾/畝,條件好的可高達8000~10000尾/畝。經過6個月左右的養殖,可長到1公斤以上。畝產一般達3000~5000公斤,高產者可達6000~8000公斤/畝。與其它成魚混養一般投放5~10厘米魚種50~100尾/畝,年底也可長到1公斤以上。種苗要求規格整齊,無病、無傷,放養密度要根據養殖環境條件、養殖技術及飼料來源狀況作適當調整。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
放養早期階段,要經過5~7天馴化攝食魚糜或適口配合飼料(含蛋白質40%以上)。日投喂2~3次,日投飼量為魚體重5%左右,以投飼后一個小時內吃完為宜。投飼要做到四定: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充足的飼料可避免個體間因飼料不足而相互殘殺,保證個體快速生長所需的營養,是養殖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
2、水質管理
每15~20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注入20~30厘米,防止水質因飼料過;蚣S便等而惡化敗壞。每15~20天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水體20克溶水后全池潑灑消毒并調節水質。良好的水質可減少甚至避免病害的發生,又為魚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條件,是養殖獲得成功的又一個關鍵。
3、日常管理
平時要堅持巡塘,及時修補池塘破損的防逃設施。觀察魚群活動,發現有離群獨游、黑身等異常狀況要及時處理。飼養一段時間后,魚生長大小不一時,要及時進行分養、防止大吃小。
4、防治魚病
飼養過程中,每10天左右用殺菌藥、滅蟲藥交替消毒池水,一般用聚維酮碘每立方米水體0.2~0.5克或敵百蟲每立方米水體0.3~0.5克全池潑灑,也可在水中浸泡苦楝樹葉、魚腥草等草藥消毒;同時投喂拌藥餌料,一般用磺胺嘧啶或新諾明每公斤魚體重100毫克溶水與顆粒飼料拌勻后陰干10~20分鐘投喂,連喂3~5天。用藥要按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確保用藥安全。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