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翹嘴紅白,又稱“白魚”、“白條”等,廣泛分布我國各主要水系,是名貴的經濟魚類之一。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為開發白魚的人工養殖,筆者取得較好為理想的經濟效益,要根據池塘成魚的養殖技術,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一、池塘條件
(一)池塘面積和形狀
池塘要求設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注排方便之處,一般可飼養“四大家魚”的池塘無可用來養魚。面積3~8畝不等,水深1.2~1.5米,池底平坦,塘埂坡度1:(1.5~2),形狀為長方形。
(二)池塘清整消毒
放養前15~20天,用75~100千克/畝的生石灰全塘潑灑清塘消毒,以殺死池中的野雜魚和病原生物并曝曬數日。
(三)水質條件
水質清新,水體溶氧豐富、無污染。養殖區域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證養殖過程中的注換水。
二、魚種放養
(一)魚種選擇
選擇白魚冬片(一齡魚種)進行成魚養殖,放養規格在5厘米/尾以上,魚種大小均勻,體質健壯,對外界刺反應靈敏,活力強,體表干凈,無病灶。
(二)放養密度
成魚池塘精養時可放養白魚冬片魚種在800~1200尾/畝,白魚產量可達250~500千克/畝,平均出池規格達0.4~0.6千克/尾以上。改善水質、增加養殖產量及效益,放養過程中可搭養50~80尾/畝的花白鰱及80~100尾/畝的花。
(三)魚種放養
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中旬,選擇晴天的上午在池的上風處進行。魚種起捕運輸前應注意拉網鍛煉,以增強魚體體質,提高運輸放養成活率。
三、飼料投喂
(一)飼料種類
適合白魚人工養殖所用的飼料主要有三種:一是活餌料魚,規格為魚體長 1/5 ~1/2,其種類以上層魚為好(如白鰱、花鰱);二是冰鮮魚,其種類可以多樣;三是人工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35%~37%,顆粒直徑在2.0~3.0毫米,以浮性膨化飼料為量佳。
(二)飼料投喂
1、活餌料魚投喂
一般每5~7天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量為魚在塘重量的1~2倍,并視白魚吃食情況及時調整。
2、冰鮮魚投喂
(1)投喂冰鮮魚餌時,飼養的魚須經馴化,用冰鮮魚制成糜,每次投喂前輔以潑水或敲擊聲響等使魚形成條件反射,日投喂多次。
(2)5~10厘米/尾的白魚精養時宜投喂冰鮮魚糜制品(可用絞肉機絞碎)每日多次;等白魚長至10厘米/尾以上時可投喂切碎的冰鮮魚,日投另二至三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或中午加投一次)。
(3)可在池塘邊搭食臺定點投喂,其投喂量以每次投后2~2. 5小時內吃完為宜,也可在池塘邊定點人工拋投,投喂量以投至白魚基本不來搶食為止。實際養殖過程中,日投量應視魚的生長、吃食情況、水質及天氣變化等而定,正常情況上,冰鮮魚的餌料系數一般為4~5。
3、配合料投喂飼
基本類同于冰鮮魚的投喂,一般要求飼料投喂后1~1.5小時內吃完為宜,并依據魚的吃食和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其飼料系數為2左右。
四、水質調整
依據白魚水質要求,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要保持池塘水質“新、活、爽”,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在每年8、9月份的高溫季節,魚體攝食強度大,投餌量及魚體排泄量大,要注意經常注換水以調節水質,保持池水清新,增強魚體活力,促進白魚的攝食生長。
五、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除了做好水質調整、科學投餌外,還需做到:堅持每天早、晚巡塘,觀察魚群活動、天氣及水色變化條件,使魚在最佳環境下生長。
從各地的白魚養殖情況來看,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重大病害發生,僅少數發現有體表寄生蟲現象,用與“四大家魚”類同的防治方法可治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