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期,一些地區不同程度地發生了嚴重洪澇災害,使魚池受淹,堤埂坍塌,池水及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給養魚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盡快恢復生產,加強池塘養魚的管理及其魚病的防治工作是當務之急。
1.抓緊池塘的修復和清整。抓緊修復被洪水沖毀的池塘和各種設施,盡快利用泥漿泵清除池塘里的淤泥。對過水的養魚設施,如增氧機、水磁、電井等,應抓緊拆卸、烘干,該沖洗的要沖洗并進行檢修,以便盡快投入生產。
堤硬嚴重坍塌的魚池,首先要檢查主要養殖魚類逃存情況,再作安排。對于大部分魚類已逃竄的魚池,可將池水排于,清除敵害,去除池邊雜草、雜物,修整加固堤埂,同時修復進排水渠道。采用藥物清塘是消滅洪澇帶來的有害生物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防止災后疫情的傳播。適合于當前利用的清塘藥物有:①生石灰,干塘清塘(塘底留水10cm左右),667m2用50---75kg。帶水清塘,1m水深667m2用125—150kg,化水后全池潑灑。能殺死細菌、寄生蟲、野雜魚等。一般清塘后5--7天可放魚。②漂白粉(含氯量30%),1m水深667m2用15kg,化水后全池潑灑,3--5天后放魚。
一般被淹魚池,堤埂只要稍加修整即可。但因池水水質遭到污染,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藥物有:①生石灰,1m水深667m2用15—20kg,化水后全池潑灑,防治細菌性魚病。②漂白粉lmg/kg或優氯凈0.3mg/kg化水后全池潑灑,效果與生石灰同。③90%晶體敵百蟲0.2--0.5mg/kg,或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0.7mg/kg全池潑灑,防治一般寄生蟲魚病。
2.搞好水質管理。過水池塘普遍深,透明度低,水質較差。如有條件的可將渾水及時抽出,換注新水;不能注入新水的池塘,可用凈水劑(聚合氯化鋁)7--8kg/667m2,用水溶解
后全池塘均勻潑灑,可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3.魚種的補放和消毒。首先要補收外逃魚,選擇無損傷和脫鱗片的健體魚重新放養。其次要就地或到鄰近地區外購大規模魚種,加強培育,不僅為明春提早出池、淡季上市,而且為明年生產做好準備。最后,需補充放養魚種時,放養的魚種必須進行魚體消毒。目前適用的消毒藥物有以下兩種:①硫酸銅和漂白粉合劑:每1000kg水用硫酸銅8g,漂白粉10g,分別溶化,再混合。浸洗魚體15--20分鐘。可預防細菌及原生動物引起的皮膚病及鰓病。②3%鹽水浸洗魚體5—10分鐘,可預防細菌性爛鰓、皮膚病、水霉病及車輪蟲病等。
4.適當引進親魚。魚種場根據受災情況,要引進親魚,盡快恢復魚苗繁殖孵化能力,切實保證明年魚苗生產需要。若有條件可充分利用熱水資源,提早繁殖孵化,并選擇早熟優良品種,如羅非魚、革胡子鯰等,力爭當年養成商品魚。
5.加強魚塘管理。應切實強化池塘養魚中、后期的管理,定時定位投足飼料,施肥,注意調節水質。有條件可延長生長期,精心管理,增加產量,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6.常見流行魚病防治。①白鯽、團頭魴及白鰱出血病:病魚頭部、鰭條及肛門等外充血,身體兩側有紅斑,部分魚肌肉、腸道充血,有腹水。此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但采用水體消毒與內服藥物相結合的方法,能使病情得到較為有效的控制。消毒藥物以生石灰25mg/kg或漂白粉1mg/kg或優氯凈0.6mg/kg,全池潑灑。內服藥物每50kg魚,用腸炎靈5g或魚服康B型50g拌餌,連喂3--5天。②草魚、青魚出血病。主要有紅鰭紅鰓蓋型、紅肌肉型及腸炎型三種。防活方法有免疫防治及藥物防治:免疫防治即對草魚、青魚注射出血病滅活疫苗。當年草魚種經免疫注射后成活率可達70%以上。藥物防治即每50kg魚,用魚寶50g或用水花生4kg(搗成漿)、大蒜0.25kg(搗爛)及食鹽0.25kg混合,拌餌投喂,連喂3--5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