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鱔因其耐低氧,耗氧低,養殖密度大,因此,也可利用農家房前宅后進行庭院式養殖。這種養殖方式,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
一、庭院養鱔池的建造
黃鱔的飼養池應選在避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庭院養殖,可選在房前屋后的土坑、水溝及田邊土角等處,便于飼養管理。鱔池可建成地上池或半地下池。面積一般為10~20平方米,池深1~1.5米,形狀為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池的一端安裝進水管,相對一端安裝排水管。為了防止黃鱔外逃,池壁頂部要用磚塊做成“T”字形,進排水管也必須用鐵絲網封閉,嚴防黃鱔外逃。將鱔池清整消毒后,在其底部鋪一層30厘米厚、軟硬合適,含有機質較多的河泥或用青草、牛糞漚制的土壤,為其創造一個舒適的人工巢穴。加注新水5~15厘米。最后在池面上栽種水生植物,如菱白、水浮蓮,水花生等,面積不要超過50%。這樣既可為黃鱔遮陰、又可降低水溫,利于黃鱔生長。
二、黃鱔苗種來源和放養
1.苗種來源:目前飼養黃鱔的苗種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與前面介紹的大致相同。
2.苗種放養:養鱔池消毒注水后,待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即可投放鱔種。放養前,應先將鱔種用10ppm的漂白粉或3%~5%的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殺滅體表病原體。對于每公斤30~40尾的鱔種,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50~150尾或2~4公斤。同時,每平方米可配養8~10尾泥鰍,利于飼料充分利用和改善水體環境。
三、飼養管理
1.黃鱔飼料的種類:黃鱔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特別喜歡吃鮮活飼料,如小魚、蝦、蚯蚓、蠅蛆、昆蟲、螺蚌肉、蠶蛹、禽畜肉臟等。也可投喂些植物性飼料,如米糠、麥麩、豆渣、瓜果等。也可投喂配合飼料。
2.投飼技術:黃鱔在15℃以上時開始攝食,25℃~30℃時攝食旺盛。因此,5~9月為攝食盛期,應抓緊在生長季節加強投喂,一般投飼量為魚體重的3%~5%。在6~8月的生長旺季,投飼量可增加到6%~7%。每天投飼1~2次,應做到定時、定量、定點投喂。投飼方法可采用飼料臺定點投喂。飼料不能投放過多,以當天能吃完為準,否則浪費飼料,而且敗壞水質。當水溫降到15℃以下時,可少喂或不喂。
3.水質調節:黃鱔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的水體中,在低氧條件下其生長發育將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在高溫低氣壓的夏天很容易發生缺氧現象。當發現黃鱔經常將頭部伸出洞外,攝食量減少,即表示水中缺氧,應及時更換池水。一般春秋季6~8天換水1次,夏季2~3天換水1次。如長期有一股微流水注入較為理想。同時,應每天清除池中殘餌和“雜物”,始終保持水質清新。魚池水位必須長期控制在5~15厘米,不能超過20厘米。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