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湖北省安陸市雷公鎮橫山村6組養魚戶王仁安承包的一口面積3000米2魚池,2003年6月中旬草魚患病,開始幾天每天死亡1—2尾,1周后每天死魚4-5尾。筆者得知后于6月17日趕到池邊現場觀察,經檢查發現草魚鰓片鰓絲末端掛有很多白色象蛆一樣的蟲體,即大中華鳋,還發現草魚.腹部有紅斑,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淡黃色膿液流出,解剖發現腸中基本無食物,腸道充血發紅發炎,為腸炎病,診斷為草魚患大中華鳋與腸炎病并發癥。同時,觀察池魚還發現鰱鳙魚在水中表層打轉,有時狂游,魚尾鰭上葉往往露出水面,表現“翹尾巴病”,故對池中3尾白鰱、2尾花鰱、5尾彭澤鯽診斷發現花白鰱鰓絲上亦有鰱中華鳋,體表還寄生有錨頭鳋。
針對池魚幾種病癥,采取了綜合防治方法:
1.于6月17日、18日連續2天每天用90%晶體敵百蟲化水稀釋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1克/米3。
2.于6月20日、21日連續2天每天用強氯精化水稀釋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達到0.5克/米3。
3.于6月18-22日連續5天,每天每50千克草魚用1%井崗霉素50克和80萬單位青霉素拌油糠1千克、面粉1千克加少量食鹽調好糊在蘇月草上,在室內陰涼1小時左右投喂。
治療效果:草魚患大中華鳋與腸炎病并發癥,鰱鳙魚得中華鳋病同時寄生錨頭鳋,池魚多病并發的病例在華中地區較少見。但經采取上述方法及早綜合治療,草魚于6月18日恢復吃食,6月21日停止死魚,22日檢查草魚、鰱鳙魚鰓上中華鳋均被殺死,鰓絲被破壞組織正在恢復,白鰱、花鰱、鯽魚體表錨頭鳋脫落。6月下旬池中病魚治愈,效果很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