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禽(畜)結合養殖,當前在我省非常普遍,并被認為是一種高效低耗養殖模式,但其技術要求較高,如掌握不好,易導致水質惡化,魚病頻發等問題。如今酵素菌技術被引入魚禽(畜)結合養殖模式,許多養殖戶實踐證明,這是解決水質惡化,魚病頻發難題的理想方法。
酵素菌能分解池塘沉積的禽(畜)糞便,魚體排泄物和殘餌,轉化為小分子態易消化餌料,并培育出大量天然餌料,特別適宜濾食性魚類吸收。為將市場需求,酵素菌技術與養殖模式合理對接,我們建議放養大頭魚等濾食性魚類占60%、草魚占30%,其余搭配鯉、鯽等,在水深2米的池塘,大頭魚和草魚合計投放量為500-600尾/畝,在有條件的塘配投酵素菌餌料,按魚存塘重量的1%/天投放量,依以往成功案例,0.5斤/尾的大頭魚種,兩個月能長至2斤/尾上市。
在羅非魚與南美白對蝦混養模式中,以水深2米的塘為例,每畝投羅非魚2000尾、南美白對蝦3萬尾。用酵素菌魚蝦肥養水,只投羅非魚飼料,不投蝦餌料,羅非魚產量不減,每畝還可獲得200至400斤蝦,少投入而高產出。今年9月15日,我們在珠海市金灣區平沙鎮的廣東省羅非魚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做試驗。羅非魚主養池塘二口,每口面積10畝,水深1.5米以上,9月15日存池羅非魚均規格0.3斤/尾,蝦規格5厘米,投放時羅非魚1200尾/畝,蝦2萬尾/畝。試驗塘從9月16日開始施酵素菌魚蝦肥7公斤/畝,以后每隔12天施7公斤/畝。按常規數量投喂羅非魚專用飼料。10月14日觀察,試驗酵素菌塘的羅非魚,青綠生猛,規格接近1斤/尾,蝦已長到35尾/斤;而對照塘(未施酵素菌)的羅非魚顏色蒼白,0.6-0.7斤/尾,對蝦已“偷底”死亡殆盡,可能是水質及缺氧所至。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