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魚實踐中,不少養魚戶抱怨他們池塘養成魚產量不盡人意,經濟效益也不夠理想,究其原因,是因為未能正確掌握投飼量,不重視投餌四定方法。識別池塘魚類的饑飽,確定當日的投飼量的方法是: 1)留心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和吃食時間和長短。如果投入一定數量的飼料后,不到2h就被魚吃完了,這說明飼料數量不足;另外,如果魚群吃完飼料后,仍在食場附近表層水體中浮來游去,不肯散去,這種現象也表明魚仍未吃飽;如果魚群攝食后從食場散開,食臺還有剩餌,這說明可適當減少投飼量。 2)在巡塘時發現水面極不平靜,魚類活動頻繁,而魚體上又沒有檢查出大量寄生蟲,這表明魚類處于饑餓狀態。如魚池內的魚苗、魚種成群結隊,沿池周瘋狂游轉,這也表明魚類處于嚴重饑餓狀態。 3)定期檢查(一般每月1次)飼養魚類生長情況。如發現魚類的生長沒有達到預定的規格,且個體大小差異懸殊,這說明魚類經常處于饑餓狀態。 4)以鰱、鳙魚為主的池塘,發現魚類頭大尾小、背窄,游動無力,這也表明它經常處于饑餓狀態。 5)以鯉魚為主的池塘,如發現整池水都呈混濁泥黃色(非暴雨或洪水的原因),就可判定鯉魚正處于饑餓狀態。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