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二、形態特征
海蜇身體分為傘部和口柄部。傘部高,呈超半球形,中膠層厚。傘體中央向下為圓柱形口柄,其表層布滿刺細胞團,起捕食與防御功能。吸口是胃腔與外界的通道,兼有攝食、排泄、生殖、循環等功能。
胃腔大,橢圓形。由中央胃向傘緣伸出6條輻管,輻管側生若干分支小管,終端由一條環管連接,形成復雜的網管系統。胃腔向下延伸并向口腔和肩板分叉形成腕管,與吸口相通。生殖腺由胃腔內傘壁的內胚層形成,位于傘體腹面生殖下穴的上方,在胃絲外側,褶疊形成,寬5毫米~10毫米,共4個。生殖腺的一端(向心端)與膠質膜相連,另一端游離,與膠質膜之間形成生殖腔隙。無生殖管,性產物經由生殖腔隙通向胃腔,再經吸口排出體外。體色多樣,多數呈紫紅色、乳白色、淺藍或金黃色。傘部和口柄部顏色相似。
三、生殖與發育
行世代交替生殖,水母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無性世代水螅型,水螅型通過橫裂生殖產生水母型,水螅型營固著生活,水母型營浮游生活。通常所說的海蜇是指水母型成體。
海蜇雌雄異體,秋季性成熟。傘徑為500毫米的個體懷卵量4000萬!5000萬粒。精子頭部圓錐型,長約3微米;尾部細長,長約40微米;卵圓球形,長約80微米~100微米,懷卵量數千萬粒,分批成熟排放。海蜇卵子是在脫離卵巢后在海水哺育下完成成熟分裂的。
受精卵在適宜溫度下,發育成浮浪幼蟲,呈長圓形。幾天后多數可變為早期螅狀體。螅狀幼體營固著生活,從秋季到翌年夏初的一段時間里,每個螅狀體能形成許多足囊,當水溫升高到一定的溫度時,足囊以無性繁殖的方式形成許多新的螅狀體,然后產生碟狀體,最終變為幼蜇。兩個月后,傘徑達到1厘米-4厘米,體重6千克-20千克,成為性成熟的成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