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庫鰱鳙魚無公害網箱養殖技術是在不投喂飼料的情況下利用大水面浮游生物餌料資源和有機碎屑網箱養殖鰱鳙魚,這種養殖方式有四個特點:一是投資少,見效快,只需制作網箱和購買魚種投入少量資金,不用投喂飼料,減少大量的飼料周轉金;二是養殖出的商品魚是綠色無公害產品,市場價格高,銷路好,是湖泊水庫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好途徑;三是養殖技術簡單易學,一般群眾都能掌握;四是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湖泊水庫積雨區面積廣,工業、生活污水及山上的腐質物大量聚積,使水體富營養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華,而養殖鰱鳙魚能過濾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為食,減少水體營養物質,從而達到凈化水質作用。近兩年來,在天生橋庫區大力推廣無公害網箱養殖鰱鳙魚,效果非常明顯,周邊群眾人均純收入1000元以上。廣西林西縣馬蚌鄉魯維村移民群眾單憑發展無公害網箱養殖鰱鳙魚人均純收入達3000元以上。現將鰱鳙魚無公害網箱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養殖水域選擇
網箱養殖水域要在當地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劃的養殖范圍內,水質無污染,避風向陽,水深不低于4米,水面開闊,水質肥沃,浮游生物豐富,不妨礙航運交通。水庫還要注意水位落差,避免枯水季節水位降低影響養殖。一般中型水庫在中游設置網箱,大型水庫宜設置在上游水質不混濁的水域。
網箱制作與設置
1.網箱制作:首先制作網箱框架。
無公害網箱養殖鰱鳙魚所用的網箱框架不需用浮桶,只用竹子結成7米×7米的正方形框架,利用竹子的浮力就能撐起網箱,能抗風抵浪,投資少,適合群眾養殖。網箱用全封閉網箱,通常以網目為3厘米以上的聚乙稀網片縫制而成。如果放養400克~500克∕尾的大規格魚種,網目可達6厘米以上,有利于網箱內外水體交換,增加養殖鰱鳙魚的攝食機率。
2.網箱設置:網箱應按照順水流方向排列,水面寬闊的水域可以設置多排并列,排距20米~30米,每排分為多個段,每段安放15個~25個網箱,每段相距15米~20米,以方便船只能自由進出。
網箱設置時,先在每段網箱兩頭用繩子系上400千克~500千克的水泥磚作為沉子沉入水底固定,上端分別系上浮桶,在兩個浮桶之間拉一條緊繩,使兩個浮桶相對固定住,再以兩個浮桶間的拉繩為對角線把正方形框架系牢。考慮到天然餌料的供應問題,湖泊水庫網箱養殖鰱鳙魚面積與水域面積之比不應過大,而且網箱盡量分散而有規律的設置。根據目前掌握的經驗,在餌料生物豐富的肥水水域,網箱面積可占總水面積的1.5%~2%,水質清瘦則只能占1%。
3.放養前準備:網箱框架安放好以后,做好魚種放養計劃。在魚種放養前7天左右就可以把網箱掛上框架了,目的是使網箱上著生藻類,避免魚種進箱時擦傷感染。掛網箱時要注意檢查箱體是否有損壞漏洞,縫制的箱角是否牢固,箱蓋除特地留給魚種進箱的開口以外,其它地方是否有漏。掛網箱時只需把網箱四個角拴掛在框架四角上并將其拉緊即可,如有必要也可以在網箱邊線中間再系上繩子。網箱四個底角各吊置一個1千克~2千克的沉子,拉伸網箱,使箱體不受水流和風浪的影響而始終保持一定形狀。
掛好網箱后,需要在每個網箱中上方吊掛一盞節能燈,夜間開亮,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利用浮游動物的趨光性引誘其進入網箱,增加網箱內的餌料生物量,有利于鳙魚生長;二是作為湖泊水庫夜間的導航燈,避免船只碰撞網箱。
魚種放養
1.養殖品種的確定:網箱養殖鰱鳙魚可以單養,也可以混養。養殖品種的選擇及其搭配比例取決于所在水體中餌料生物的組成狀況和品種的養殖經濟效益。水較淺,水質肥沃的水域,浮游植物相對較多,應以鰱魚為主;較大型水域,大型浮游動物及有機腐屑量較多,應以鳙魚為主;有的水庫餌料生物組成較平衡,實行單養或鰱鳙魚不同的搭配比例,養殖效果無明顯差異。所以不同的湖泊水庫適宜養殖的品種不同,比例也不同;同一個湖泊水庫不同水域也不盡相同,一般可以用生長來調節,哪種魚生長得快就多放些;因為多數大型水域都是鳙魚長得快些,所以大型水庫湖泊一般都養鳙魚或以鳙魚為主。
確定養殖品種,不僅要看水域餌料生物的組成狀況還要看鰱鳙魚的價格差,主要消費群體的喜好來定。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