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細鱗斜頜鲴苗種培育可以采取池塘單養和池塘混養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放養的都是3cm左右的夏花苗種,此階段其習性接近于成魚,主要攝食腐殖質、有機碎屑和一些底棲生物(如底棲硅藻、搖蚊幼蟲等)。在池塘中,也食豆漿、豆餅和配合飼料等精料。如喂全價配合飼料,須認真馴化。
一、單養
1、池塘條件
魚池面積5—10畝較為理想,環境安靜,水深2--2.5m,不漏水,池底平坦,通風向陽,淤泥深20--25cm,水源充沛,能注能排,配1—2臺1.5--3KW葉輪式增氧機。
1、夏花放養前準備
(1)做好計劃,計算好,統籌安排好時間。夏花到正規苗場訂購。晴好天氣選擇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的寸片,進行投放。注意:夏化不耐低氧,水中溶氧達1mg/L時浮頭;若降到0.5mg/l開始死亡。另外,細鱗斜頜鲴性急燥,一定要多拉幾次網,煉苗好后起運。
(2)認真做好魚池的清塘、消毒工作。注水時防止野雜魚和敵害生物進入池塘。
(3)放苗前1周左右施足基肥,熟糞肥300--500kg/畝,夏花下塘前放幾十尾試水苗,若活動正常才下苗,此時應該是夏花適口餌料—水蚤的高峰期。
2、放養密度
每畝放養夏花3cm以以8000--10000尾。經過90天左右培育.一般可達到10cm以上規格。成活率大約為90%,魚苗下池后要繼續培育水質(施追肥)。另一方面要投喂豆餅漿、麥麩或配合飼料等精料。
4、投餌
一定要采取“四定”的方法。本技術采用麥麩結合少部分全價配合飼料。即:每日投喂料中麥麩占60%,配合飼料占40%。每日股喂量要據天氣、氣溫、魚的攝食情況等作適當調整,實踐中發現細鱗斜頜鲴搶食不明顯,投喂量以投飼后1.5小時內吃完為準。
5、日常飼養管理
苗種強化培育期間應經常巡塘觀察池魚的活動情況及水質的變化,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以防不測。
飼養期間,池水應始終保持肥水,溶氧應保持4mg/L以上,水色呈黃褐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0--30cm,由于夏季水溫高,水中各種生物耗氧量增加,細鱗斜頜鲴苗種常因水質變差、缺氧等,引起泛塘死亡,所以水質調控很重要。一是每隔10--15天根據魚塘水質情況,向塘內加注適量新水,注水時應在注水口用網片過濾野雜魚(肉食性魚類),遇黎明前魚類嚴重浮頭時,應緊急加注新水。二是施追肥時,向池塘內施用尿素較好,它可使浮游生物旺盛起來,既能肥水,而浮游植物又能將細鱗斜頜鲴魚種代謝的氨類吸收掉,從而增加溶氧。再就是通過開啟增氧機增氧,一般在晴天中午開機,陰天在夜間開和在魚類浮頭之前開機。
二、混養
細鱗斜頜鲴與其他魚類搭配混養,是在放足其他主要魚種之后,根據具體情況(池塘的肥、瘦)每畝水面再增放500--1000尾夏花苗種,充分利用池塘的水層,在不增加投餌量和不影響主養魚種出塘規格的前提下,還能養成比單養規格更大的大規格魚種。特別是與草魚、斑點叉尾鲴等同塘混養的效果更好,一般出塘規格在13—15cm以上,如:利用全價配合飼料喂養斑點叉尾鲴魚種池中,混養細鱗斜頜鲴魚種,細鱗斜頜鲴能充分利用剩余飼料,還可以清潔水質,起到協同效果,這種能不增加餌料又可獲得較大規格魚種的混養方法,從合理利用水體出發,值得大力提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