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豬一草綜合養殖技術是根據生態良性循環的原理,采用農牧漁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立體養殖方式。它既改變了“人放天養”的粗養魚塘低產低效的問題,又克服了“以人工投喂為主”的精養魚塘高產不高效的弊端,其技術要點是:
一、生產布局池塘、豬、飼料地的比例以每0.067公頃配養2--4頭豬、種草0.02公頃為宜。豬舍應建在池塘背風向陽處,以每平方米養0.5頭豬的要求建造。飼料地應選擇在池埂或池塘周圍的稻田或旱地,在夏、冬季輪流種植蘇丹草和黑麥草。
二、魚種放養放養的魚種應以濾食性魚類和雜食性魚類為主,并搭配適量的草食性魚類放養比例:鰱、鳙為50%(其中鰱占37%,鳙占13%),鯉、鯽為30%,草魚為20%,每0.067公頃放養大規格魚種800尾左右,重量為20--30kg,以利當年上市。
三、飼養管理①放魚:一是施肥。讓豬糞流人糞池發酵,加人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施人魚塘即可。但在7—9月高溫天氣;魚類生長旺季應減少有機肥,而適當增施尿素,硫酸鉀等化肥。二是投喂。每天青草投放量應以當天吃完為度。三是注水。每月注水1--2次。7—9月高溫季節每10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20---25cm深即可。四是防病。草魚易發生出血病、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等病,鰱、鳙、鯉、鯽易患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引進的魚病。為了預防這些病的發生,在魚種放養前,嚴格清塘消毒程序。魚種放養時,實施魚體浸浴消毒1次。同時,必須清除殘渣剩餌,以防污染水質,還要在食場內掛藥袋,全塘定期潑灑生石灰,或拌制防治魚病的藥餌。②養豬:豬舍每天要清掃,豬糞人糞池腐熟后再人魚塘,做到欄干食飽。一般養育成1頭90---1OOkg的肥豬,可產豬糞600kg,能育出商品魚25kg以上。③種草:蘇丹草每0.067公頃用種2kg左右;黑麥草在10---11月份播種,0.067公頃用種1kg左右。每次收割草時需留茬10cm,并施1次化肥或有機肥。其他管理方法與常規草的種植方法相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