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冬季魚病受低溫的影響,發生較少,但有的細菌和寄生蟲在低溫時大量繁殖,侵襲成魚和魚種引起大批死亡。筆者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經驗,現將冬季魚病的發生治療方法作一介紹,供同行參考:
一、斜管蟲病此病是鯉斜管蟲大量侵入魚的皮膚和鰓而引起,在兩廣(廣東、廣西)流行甚廣。在水溫低至8-11℃,高至20-25 ℃時仍可大量出現。主要危害鯇成魚和鯇魚種。癥狀:由于鯉斜管蟲的寄生,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鰓組織受到嚴重破壞,病魚呼吸困難,食欲減退,消瘦發黑。特點是病魚側臥岸邊或漂浮水面,不久即死亡。
判斷是否患斜管蟲病,要通過鏡檢來確定,如魚鰓上有斜管蟲寄生引起死亡,就可確定是斜管蟲病。
治療方法:1、用硫酸銅0.7 ppm 全池潑灑。2、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化水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7 ppm 濃度。我站用此法為養魚戶治好了鯇魚病。
二、小瓜蟲病病原是小瓜蟲大量侵襲魚體皮膚和鰓部而引起。該病原體繁殖適溫是15-25 ℃,一般是每年的初冬春末。癥狀:病魚表現為急躁不安,群集繞池邊游動,并不斷地和其它物體摩擦或跳出水面魚身體消瘦發黑,鰓絲充血,呼吸困難,不久即大批死亡,魚鰓上有小白點囊泡,取白點置于玻片上,滴上一滴水,用顯微鏡觀察可見小瓜蟲。
治療方法:用辣椒粉1ppm全池潑灑或每畝米水深用干辣椒粉半斤,干生姜2兩加水煮30分鐘,稀釋后全池潑灑。
三、粘孢子蟲病該病是由粘孢子蟲寄生于魚的皮膚、鰓、腸道和神經系統所引起。魚病的部位有胞囊,呈灰白色點狀和瘤狀,常見的粘孢子蟲有餅形碘孢蟲、野鯉磺孢蟲,鯽碘孢蟲、鰱碘孢蟲等。
癥狀是:病魚消瘦、體色發黑、離群獨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10-2月對魚種危害極大。
治療方法:1、90%晶體敵百蟲畝米水深的魚塘用1斤全池潑灑,間隔3-4天,再潑一次。2、每萬尾魚種或100斤魚的重量用75克食用硫磺粉拌料投喂,連喂一星期。3、每斤飼料加10克90%晶體敵百蟲喂魚,可治腸道寄生的粘孢子蟲。此法治指環蟲病也有效。
四、水霉病水霉病又叫膚霉病、白毛病。原因在于魚體的損傷,鱗片脫落,水霉菌入侵,在魚傷處長滿白色或灰白色水霉菌絲,象舊的棉絮狀,病魚焦燥不安,運動遲緩失常,食欲不振而陸續死亡。天氣寒冷時,鯉魚苗也易患此病,在顯微鏡上觀察可見白色水霉菌絲,影響鯉魚苗的進食而引起死亡。筆者曾看過此病,引起鯉魚苗大批死亡。
治療方法:1、畝米水魚塘用1.5斤五倍子煎汁,加水全池潑灑;2、萬分之四的小蘇打和萬分之四的食鹽混合浸洗病魚,時間浸長一點;3、投喂藥餌,每百斤魚每天投喂500-800 單位粗制金霉素3克拌料3-5斤投喂,連續投喂3-4天后菌絲脫落。
五、魚波豆蟲病又叫豆絲蟲病、白云病。病原體是魚波豆蟲寄生于魚的鰓絲和皮膚,皮膚上形狀一層灰白色的粘液,所以又叫白云病,垂死的病魚常呆浮于水面,最初1-2天少數魚死亡,3-4天后出現大批死亡高峰。年齡小的最敏感。流行季節冬末春季。
治療方法:畝米水深用0.7 ppm 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全池潑灑。
六、赤皮病細菌性赤皮病,在嚴寒冬季水溫過低,魚體出現凍傷后或插捕造成魚體受傷,引起病菌侵入而發病。癥狀:病魚體側腹部出血發炎,鱗片脫落,皮膚潰爛,魚的鰭基部充血,鰭條末端腐爛斷裂。
治療方法:1、外用魚菌清2號即(clo2)畝米水用藥1包,全池漏灑;五倍子煎水潑灑每立方米水2克的濃度。2、用內服藥,禽用紅霉素每百斤魚第一天用藥2克,第2-6天減為1克拌料投喂。3、注射土法疫苗,每尾鯇魚0.2 -0.8 毫升在背鰭基部注入疫苗,一星期左右可治愈。治療效果良好。
七、鯪魚暴發性敗血病病原是嗜水氣單胞菌,我市每年12-3月發生此病。危害對象主要鯪魚。癥狀:病魚的上下顎、口腔、鰓蓋、腹部輕度充血,腸內有少量食物、腹部膨大、腹腔積水、肝脾腎異常腫大,鰓絲末端腐爛。
治療方法:1、畝米水用生石灰40-50斤全池潑灑或魚菌清2號(珠江所產品)畝米水一包,全池潑灑。連潑兩天,效果好。2、內服藥物:每百斤魚用我站配制的“敗血靈”藥物每百斤魚用藥一包50克拌料投喂,連服三天為一療程。實踐證明,療效好,得到養魚戶的歡迎。
從上述魚病的產生可以看出,有的魚病在魚塘插捅時受傷引起,因此要小心防止魚類受傷是關鍵的一環。冬季魚病治療好不好,關鍵是否對癥下藥,如對癥下藥后魚病又治不好,那么就要尋找新的藥物,因為魚體經過藥物的治療會產生抗藥性,原來治療某種病的有效藥物,經多次使用后,已失去了治療效果,筆者在同養魚戶治病中已有這種體會,如養魚戶使用最多的藥物敵百蟲,拿來治療車輪蟲等病已無效了,只得改用毒蟲2號治療才效果好。在使用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如用硫酸銅治魚病時,溶解硫酸銅的水溫不能超過60℃,超過了會影響藥效。同時用后2-3天要注意魚塘是否缺氧引起泛池死魚,要采取沖水或增氧。冬季魚病用藥要及時、準確、對癥下藥,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