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草漿原料。選用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等繁殖快、產量高的高等水生植物。其中水花生每公頃產量可達225~300噸,水浮蓮、水葫蘆每公頃高達750噸左右。因此一般多用這些水草作為打草漿的原料。
二、制作方法。采用高速打漿機(每分鐘4500~5000轉),將原料投入打漿機內加水(水為草重的40%),打成很細的顆粒,形成漿液。然后向打成的草漿中添加食鹽(食鹽占草漿重的0.2%)。水花生中含有一種有毒成分叫“皂甙”的,魚所以不能直接吃水花生即為此因。加少量食鹽后,可使草漿中皂甙的含量由3.8%下降至1.8%,即可喂魚。
三、魚類對草漿的利用。草漿的葉肉細胞在水中呈懸浮狀態,幾小時后漸漸下沉。為提高草漿利用率,草漿的投喂應采取“少量多次,全塘滿灑”的投喂方法。草漿即是直接飼料又是間接飼料,其葉肉細胞可以直接被鰱、鳙魚食用,其溶于漿汁中的營養成份又可培養水中浮游生物,間接成了魚類利用的飼料。
四、投量。魚苗下塘前每畝可用草漿100—130公斤作基肥;魚苗下塘后,投量平均每畝每天50—100公斤或按每萬尾魚苗7.5—10公斤,每隔2—3天投1次,飼養15天左右,即可開始拉網鍛煉,經2—3次網,即養成夏花魚種出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