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鯉春病毒病又名鯉魚膘炎癥,是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性病毒病。常在鯉科魚特別是在鯉魚中流行,該病通常于春季暴發并引起幼魚和成魚死亡。
病原:鯉春病毒病的病毒屬彈狀病毒科水泡病毒屬。有囊膜,病毒大小為180 * 70nm。鯉春病毒病易在春季,鯉魚剛越冬以后流行。由于低水溫降低了鯉魚免疫力,因而成為這種春季流行病的對象,在15℃以下感染后的魚出現病灶。外傷是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另外吸血的魚類寄生蟲如鯉虱或水蛭能從這樣的帶毒魚中得到病毒并傳播到健康鯉魚身上。
臨診癥狀:病魚無目的的漂游,體發黑,腹部腫大。皮膚和鰓滲血,無外部潰瘍及其他細菌病癥狀。
剖檢以出血為主。鯉魚急性感染時消化道出血,可見到腹水嚴重帶血;腸炎、心、腎、鰾有時連同肌肉也出血,內臟水腫。肝部血管有血管炎及水腫。囁后導致血管壞死,肝實質也多處壞死。內臟到處充血,胰臟有膿性炎癥和多處壞死病灶。腹部淋巴管擴張并充滿碎屑,腸道也發生血管周炎,此時上皮脫落,絨毛萎縮。脾臟充血,其網狀內皮增生,黑色素巨噬細胞中心增多并變大。魚鰾是特別的靶器官,其上皮的單層變成不連續的多層,粘膜下層的血管擴張并積有血滲出物,鄰近地區的淋巴細胞腫大。心包開始發炎,心肌浸潤,在最后階段發生連續性變性和壞死。
防治方法:(1)嚴格檢疫和用消毒劑徹底清塘
(2)發病池塘轉入新鮮水體池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