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幾年來,江蘇省濱海縣部分農戶采用費魚共養新技術,畝產鮮藕2000-3000公斤,鮮魚100-300公斤,比傳統的藕田養魚法提高收入50%-80%。
建造魚溝魚窩。魚溝魚窩是魚的活動、棲息場所,面積要求占藕田總面積的10%以上,最好達到15%,魚溝深1米,魚窩寬2米,深1.5米以上,溝與窩要相通。有條件的可利用草泥塘和田頭進水渠道,加工成永久性溝窩。改進放養結構。藕田在生產后期,水面大部分被荷葉覆蓋,溶氧量一般較池塘低,浮游生物也較少,而底棲動物、水生雜草、昆蟲則較多。藕田中放養的品種應以耐低氧、食性廣的魚類為主,如鯉、鯽、鳊、魴、青魚、羅非魚、鯰魚等。還可放養少量的鰱、鳙魚。要嚴格控制草魚投放的數量、規格和時間,以免影響蓮藕生長。
合理施肥。藕田施肥主要以尿素、碳酸氫銨為主,在荷葉長出水面前進行,每畝施25-50公斤。為防止施肥對魚類造成影響,可采取半邊先施、半邊后施的方法進行。
多種養殖方式。如“藕萍魚式”、“藕魚輪作”、“藕魚兼作”等方式!芭浩剪~式”,就是在淺水中種藕,深水中養魚,水面培育魚的優良飼料——浮萍。藕田為魚提供了豐富的生物餌料和良好的棲息場所,魚糞又是藕田的好肥料,起了良好的循環作用。
加強管理。要經常檢查攔魚設備,防止逃魚。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及時撈除剩渣殘餌。定期注入新水,保持溝窩有一定水位。施肥用藥要兼顧藕和魚。此外,要定期潑灑漂白粉液,定期投喂大蒜、韭菜、痢特靈等藥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