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指環蟲病是一種常見病,主要靠蟲卵及幼蟲傳播。流行于春末夏初,且傳播迅速,危害性大,大量寄生可使魚種大批死亡。
5月中旬,筆者所在地一口以草魚為主的魚塘暴發魚病,草魚5月10日死1尾。5月13日即發展到一天死20多尾,均為草魚,傳染速度非常快。筆者采用敵百蟲與面堿合劑(晶體敵百蟲與面堿的比例為1:0.6)0.24克,立方米全池遍灑,在短時間內取得了100%的治愈率。主要是因為,一是對癥下藥,敵百蟲和面堿合劑與單純用敵百蟲相比用藥少,藥效高;二是利用指環蟲的幼蟲具有趨光性的特性,選擇在傍晚潑藥;三是池塘水體測量準確,藥物劑量恰當;四是操作人員將藥液潑灑均勻,治療徹底。
寄生癥狀:
從魚患病中后期看,大部分草魚上浮于水面,游動緩慢或出現陣發性狂游,方向不定,散群,呼吸困難漸漸死亡;采集病魚樣本,一般為體色發黑,全身粘液增多,尤其鰓蓋處粘液較多,打開鰓蓋,鰓絲呈現黑紅色或淡紅色,鰓組織被粘液覆蓋。肉眼細看可見粘液下有由許多指環蟲聚集而成的“小白點”。
治療方法:
一是藥物為90%晶體敵百蟲和食用面堿。
二是將晶體敵百蟲與面堿按1:0.6混合溶解后,再稀釋全池均勻潑灑,使池水的藥物為0.24克/立方米。潑藥時間為下午4:30至6:00,歷經1個半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