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月鱧俗稱星光魚、秤星魚、山斑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并有滋補強身、活血生肌、通氣消脹等藥用價值,歷來被醫學界推崇為保健珍品。月鱧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對水體大小及魚池結構無特殊要求,對溶氧要求不高,能高密度養殖,可因地制宜,在房前屋后或樓頂、陽臺上用水泥紅磚砌池密養,每平方米可年產成魚5公斤~8公斤,經濟效益高。這種養殖模式可作為“短、平、快”致富項目來推廣,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具體養殖技術如下:
一、建池 水泥池高1.5米,水深0.8米~1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并加設防逃圍網,防止月鱧跳躍逃跑以及水蛇、老鼠等敵害的侵入。池底設旋轉瓦筒、竹筒或磚瓦供月鱧棲息隱蔽,池中種養水浮蓮等水生植物遮光(水浮蓮用竹框固定分布在魚池四周,食臺設置于水池中央),以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滿足月鱧喜暗怕光的生活習性,但水面覆蓋率不能超過50%,以免影響其生長。
二、清池 魚種放養前7天~10天,保持水深0.3米,每畝水面用25公斤茶麩加50公斤生石灰粉,混合后全池均勻潑灑,以殺滅野生敵害及寄生蟲;第二天將池水加深至0.8米,再用50克“氫棉寶”加水稀釋后,潑至魚池四周水邊,進一步殺滅甲殼類敵害,同時加適量雞糞肥水;7天后,藥性消失,魚池繁殖出輪蟲等浮游生物,經試水證明安全后,即可放種。
三、放種 月鱧水泥池密養應選擇鱗片、鰭條完整無損,體表不充血,背部色澤鮮艷、星點清晰,集群,無獨游的大規格魚種(體長5厘米~7厘米)為好。放種時間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每平方米可放種50尾~100尾。放養時魚種可用2%食鹽水或每立方米用10克~20克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以殺滅體表病菌。
四、投料 月鱧吃葷不吃素,若沒有提供優質的動物性飼料,容易導致其相互殘殺,甚至產生病害,使成活率急劇下降。為擺脫鮮活飼料供應的困難,實現規模化商品魚生產,開發了月鱧專用全價膨化顆粒飼料“951”和“錦峰”,獲得了很好的養殖效果,實現了低成本高產出。每天上午6時~8時、下午18時~19時各投喂1次,投料時應以“少-多-少”為投喂原則,即剛開始時應少量投喂,當吸引魚群集中、激烈搶食時即可多投多喂,經過一段時間,魚群基本達到七八成飽,搶食也逐漸緩慢,這時再少量投喂。投喂量以占魚體重的3%~5%為宜。
五、換水 平時應經常注入新水,但每次換水量不能超過魚池水量的1/3,換水量應注意以慢進慢出為原則,以免環境變化過大而造成魚體不適,減少魚體應激反應,保持池水的淡綠水色,嚴防池水透明度過高。
六、防病 月鱧是新興的養殖品種,抗病力很強,還沒有形成魚病區,因此發病率很低。但如果管理不善,仍有可能會發病,故宜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飼養期間,每15天應進行一次水體消毒,每20天應有一次藥物拌喂。消毒可用30克/立方米五倍子煮水加3克紅霉素全池潑灑;20公斤大桉葉煮水全池潑灑;0.5克/立方米痢特靈或硫酸銅全池潑灑,幾種方法輪流使用。拌喂藥物有:每公斤飼料加大蒜素(10%)1克或土霉素1克或氯哌酸粉2克,3種藥物輪流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