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8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紅生主持完成的國家973項目課題和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淺海養殖自身污染機制及龍須菜的生物修復作用”研究,通過了由山東省科技廳組織并主持的成果鑒定。
經過討論,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這一成果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前景。這一課題取得了幾大創新成果:系統研究了淺海筏式養殖雙殼貝類的濾水攝食、呼吸排泄和排糞及其季節變化特征,揭示了淺海貝類筏式養殖系統的自身污染機制;從能量收支的角度,研究了網箱養魚的污染物輸出特征,建立了污染物輸出量評估模型。研究了龍須菜在淺海魚類和貝類養殖系統中的生物修復作用,實驗表明龍須菜在我國北方海區高溫季節能夠有效吸收貝類和魚類養殖系統的營養鹽,明顯地改善養殖環境;建立了魚藻、貝藻類生態養殖技術。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