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類越冬的安全措施,隨各地的具體情況及魚類越冬致死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措施有:
。,越冬期間應盡量選擇那些抗寒能力較強的品種,品種無選擇余地的情況下,盡量避免水溫過度下降,如換水等,防止低溫造成的危害。
。玻瑢蕚湓蕉聂~一定要加強秋季培育,飼料中脂肪的含量應稍高些,以增強越冬魚類體質,提高其耐寒和抗病能力,放養密度最好不超過每立方米水體1公斤。
。,積極防治魚病。從秋季魚種并塘開始,從魚體消毒入手,用食鹽,敵百蟲,孔雀石綠等藥物進行浸洗來殺滅魚體表面的寄生蟲或真菌等。具體做法是:
。ǎ保┰蕉胤鹏~前每畝用生石灰100公斤進行干法清塘,殺滅病原體及野雜魚類。
。2)越冬魚在捕撈時操作要細心,不傷魚體。越冬魚在進越冬池前可用晶體敵百蟲3份,硫酸銅5份,硫酸亞鐵2份的合劑,配成濃度為1357PPM的藥水浸泡1分鐘消毒。
。ǎ常┌l現魚病可用硫酸和高錳酸鉀5:2的合劑,使池水呈0.3--0.4PPM低濃度。大約24-38小時可殺滅危害較大的寄生蟲。施藥時在冰封可多打些冰眼倒入水中,沒水時可全池潑灑。(注:越冬期不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5:2合劑治療魚。。
。矗訌娫蕉芾
<1>,定期檢查魚池與水質情況。主要是檢查水中溶氧變化和冰下水的變化情況。若溶氧低于3毫克/升時,應采取增氧措施。無測氧條件的,可以靠觀察水色和水生昆蟲的變化來判斷水質的好壞。正常時池水呈藍綠色,若水質渾濁,變黑暗并伴有腥味,并且在冰眼附近看到劍水蚤,松藻蟲,水斧蟲和蚜蟲等水生昆蟲上游,是水質變壞缺氧的先兆。同時,還要經常龜池是否漏水,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補救。采取補救措施是:A,有條件的可排出老水,注入新水;B,用水泵沖開冰面進行增氧。
。迹玻,堅持冰封池塘掃雪和打冰眼。及時掃雪,是為了陽光透入水中,增強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生物增氧。打冰眼也是為了增加水中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同時也便于觀察池內水質變化的情況。
。迹常荆~池結冰后,應禁止在冰上滑動和冰上強烈震動,以免驚動池魚,消耗體力,不利越冬。
。迹矗,定期加注新水,提高水位。
剛結冰時給魚池灌滿水,以保持一定水位,結冰期池水水位下降過大時應該灌水保持水位,結冰期池水水位下降過大時應該灌水保持水位。注水量按水位和水中溶氧情況而定。這既能補氧,又可以調節水質。在解凍前常灌水,能提高水溫,加快解凍,有利于魚類早開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