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生態漁業是無污染的高效農業,它可使畜禽糞便及殘餌、牧草和菜葉等成為魚的飼料,魚糞肥塘(田),塘底污泥則為農作物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料,形成良好的物質循環。如稻田生態漁業,魚和蛙分別吃掉了水中和稻上的害蟲,減少了病蟲害,降低農藥的施用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在連片的養殖區還可逐步減少直至不施化肥和農藥,建成無公害的農業園區,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提高種養產品的效益。下面介紹生態漁業的幾種好模式。
一、庭院生態漁業。在房前屋后的空隙地開挖池塘,面積幾十至幾百平方米,塘中養魚、蝦、鱉、蛙等,塘上搭棚架種瓜果,塘邊建圈舍飼養畜禽,畜禽糞便及其殘餌養魚,魚糞肥塘,塘底淤泥作為瓜果菜的優質有機肥料,形成一個良好物質循環。
二、池園生態漁業。在旱地里開挖池塘,面積400~800平方米,利用挖出的土鋪墊成3~5米寬的池埂,稱之為“小池塘,寬池埂”,池塘與坎面寬的面積比例一般為7∶3。塘中主養草食性魚類。埂上種植牧草、蔬菜、果樹。牧草和菜葉喂魚,塘泥作為作物肥料,形成種養結合的生態小園區。
三、稻田生態漁業。在稻田中開挖占面積8%~10%的魚坑或魚溝,然后在魚坑或溝邊上搭架種瓜果,田坎上種植豆類或辣椒、茄子等蔬菜;或者在魚坑上建圈舍養殖畜禽,以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