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清塘消毒。在放魚之前,先將塘埂修整好,挖出過多的淤泥,平整塘底,堵塞漏洞,除去岸邊雜草,然后進行池塘消毒。清塘的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
2、魚體消毒。在魚苗、魚種放入池塘之前,用10ppm漂白粉溶液,2%—3%的食鹽溶液浸洗魚體,可殺死附在魚體上的病菌和寄生蟲。
3、食物消毒。
4、食場藥物掛簍、掛袋法。在魚病流行季節,利用魚群到食場反復吃這個特點,使用藥物掛簍、掛袋法,使魚能自然進入藥物區,從而達到消毒防病目的。
5、口服藥物預防。8—10月是草魚的“三病”(即爛鰓病、赤皮病、腸炎病)流行高峰期,這時用藥物和飼料拌和制成藥餌進行投喂,能夠預防這些病的發生。(1)大蒜藥餌:每50公斤魚用大蒜250克,將大蒜頭磨碎搗爛與少量的粘合劑(甘薯粉、面粉等)拌和,加開水調成糊狀,然后拌在嫩草上,待稍干后撒入食場中,喂藥餌前應停食2—3天,以提高防治效果。(2)磺胺脒藥餌:每50公斤吃食魚,用磺胺脒5克,與豆餅、麩皮混和并加少量粘合劑做成顆粒餌料,晾干后投喂。每天1—2次,連續6天。從第二次起,磺胺脒用量減半。
6、日常管理預防。做到餌料施肥要適當,投餌在定質、定量、定位、定時。施肥要看魚、看天、看水;餌料要新鮮;施用人畜糞便要經過發酵;水質過肥時要少投餌施肥,并及時加注新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