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l 網箱基本結構及原理
網箱由箱體框架、箱體、浮子、沉子和固定裝置5部分組成,網箱框架由桶竹扎制而成;網箱縛結于框架上,在底部沉子的協同作用下,可沉入水中伸展成型。浮子(1999年用汽油桶,2000年用圓柱形泡沫浮子)縛扎在框架上;長度可靈活調節的聚乙烯繩將浮框漂浮力傳遞給箱體框的一邊有錯繩相栓;借助于浮子的漂浮力與沉子下墜作用,網箱便浮于擬定水層,在水位漲落或風浪的作用時,網箱借助于水下某一深度的拋錨纜繩調節現時自由游動,以減少風浪沖擊。
2 設計指標
箱體框架:由桶竹扎縛制作而成,其大小和形狀與網箱上蓋一致。
浮子及浮力:考慮生產成本及使用便利,杭風浪作用等.1999年度浮子選用廢柴油桶.2000年選用規格為 80cm x 60cm的圓柱形泡沫浮子,每只箱體用8只浮子設計,浮力要求:
F1十F2>F1ˊ+F2ˊ+F3+F4+F5
—
浮力 重力
F1:浮子的浮力,F2:網箱框架浮子,F1ˊ:浮子浸水后重量,F2ˊ:網箱框架浸水后重量,F3:網衣浸水后重量,F4:沉子的重量,F5:箱內魚體重。
網箱制作:1999年總面積108m2,3只網箱(6m x 6m x 2m);2000年度總面積 340m2,4只網箱,其中l、2號網箱為90m2,3、4號網箱為 80m2。網箱為 3 x 3聚乙烯網片制作而成,網目為2cm。
養殖魚類:1999年3只網箱分別養殖草魚、銀鯽、鯉魚;2000年1、2號箱為主養鳊魚混養花白鰱;3、4號箱主養鯉、鯽魚
設置水域:1999年試驗區為北部湖區,水位波動3~5m;2000年試驗區為南部湖區獐河間附近,水位波動3-6m。
飼養管理:撈割湖區水草投喂,加投適量商品餌料。根據水位變動及時調控網箱位移。
3 結果
產量:1999年3只試驗箱產魚總量371515kg,平均單產達35.4kg/m2;2000年養殖產量8 750kg,平均單產為25.7kg/m2。產值:1999年3只試驗箱產值180元/m2,成本145元/m2,利潤35元/m2。2000年試驗網箱產值可達84 600元。純利潤為 132.79元/m2。抗風浪效果:測試結果表明用8只泡沫浮子扎制的可浮動3 000kg級重量,并能承受6級風浪沖擊。90m2單只網箱如用四只泡沫浮子扎制,單只網箱可浮動1500kg重量,能承受7級風浪沖擊。具體結果為F1十F2>F1ˊ+F2ˊ+F3+F4+F5值超過 10%就可在駱馬湖區進行浮動式網箱養魚,并能承受湖區6級以上風浪的短期沖擊。
4 小結與討論
4.l 關于網箱結構與養殖魚類1999年單只試驗網箱面積在50m2以下,結構為捕竹框架,浮子為廢汽油桶;2000年則改為單只網箱面積90m2,浮式框架由邊框與中間撐架制成并扎捆于8只塑料泡沫浮子上。試驗結果表明,50m2以下單只網箱有利于高產,便于管理;90m2單只網箱有利于降本,但不利于操作,特別是中間扎結的撐桿給投餌和平時捕撈帶來不利。2年的試驗表明,利用塑料泡沫作為浮動式網的浮于無論從抗風浪效果,還是操作管理都比廢油桶更為實用。1999年主養魚為草魚、鯽、鯉等吃食魚,盡管經濟價值較高,需投喂大量商品餌料,以滿足養殖魚類的生長需要。但過水性湖泊由于水流的頻繁交換,投喂的餌料流失快,造成餌料系數過大。2000年改以主養草魚、雄、統魚,結果表明,既充分利用了水體交換快的特點滿足濾食性魚類攝取浮游生物的需要,又充分利魚。此種養殖模式更適合漁業開發。
4.2 關于抗風浪效果與水位變動 駱馬湖湖區風浪主要由自然風暴、水體流速引發,最大風浪可超過10級。年內最大水位變幅達到5.73m。漂浮與抗風浪效果,無論以廢鐵桶還是泡沫浮子均可制作單體或雙聯網箱浮動,1999年度試驗水域水位變幅為3-5m,風浪5級以上均可漂浮抗浪,試驗順利。2000年試驗網箱特意設置在靠近駱馬湖最大的過水閘附近,以驗證水位變動、水流沖刷、風浪激打之效。至8月底試驗區水位變動最大已超過5,并經歷開閘泄洪之沖擊,湖區最大風浪也超過5級,試驗網箱均正常運作。進人9月份后,第11號臺風影響,湖區風浪超過8級;10月蚶蚶日本年度第一次寒潮掠過造成湖區最大風浪超過9級,而且此時網箱也正近于滿負載。網箱內養殖魚類單只箱最高重量超過2000kg,均安然度過。試驗水域水位低于3m,用機船將試驗網箱移至敞水區的深水處,隨著養殖魚類生長育肥,個體增大,湖區水位的回升,為了降低看管風險,增強保險系數,同時也便于隨市場價格及時捕魚上市,此時網箱牽移至近岸深水區。2000年9月在駱馬湖開閘泄洪時,為檢驗抗水流效果,特意將兩只浮式網箱牽至蟑山閘泄洪道附近近一周,試驗網箱結構良好,未見損壞。
4.3 關于推廣應用 由于本試驗試驗周期較短,各項技術參數測試尚不慎密,網箱結構還欠合理。但經2年的試驗,仍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別是泡沫浮于制作的浮式網箱結構更為適合于駱馬湖區發展應用。考慮到成本、管理因素,單只網箱面積以50m’四邊框架扎結四只浮子的結構為宜?傮w布局應與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大面積網圍養殖相結合。依靠大面積網攔的外緣敞水湖區設置浮動式網箱進行養殖,有利于后者抗風效果,這是今后駱馬湖發展生產應加以注重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