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池魚臨發病前是有一定預兆的.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可判斷魚類是否有病,發病種類及輕重緩急程度。
一、魚類的活動:健康的魚常在水的中上層群游,反應靈敏,受驚時迅速潛入水底。有病的魚常離群獨游,喜停留在水面及池邊,反應遲鈍,易捕捉,有的病魚成片浮在水面或擁擠成團,顯得極度不安,時而上跳下竄,時而急劇狂游,甚至靠近岸邊摩擦,有的頭部朝下,尾鰭露在水面上,似船帆,緩慢游動,有的在水面上側身打旋急游,有的腹部向上或橫臥水面。
二、體色和體表:健康的魚體色鮮艷,呈褐綠色,有病的魚體色發黑,特別是頭部呈暗淡灰白色,或體表出現紅斑、白點、黑點或長毛,與水色極不協調,有的病魚背鰭、尾鰭末端發白,鰭老組織腐爛或裂開,有的鱗片豎立,腹部腫大,眼睛突出,有的部分鱗片脫落,皮膚出現化膿性潰瘍。
三、攝食:健康的魚食量正常,食量旺盛,定時向食場游去覓食,投餌時成群聚集在食場周圍搶食。有病的魚食欲明顯減退,投餌時反應十分遲鈍,甚至不知道游往食場攝食。
四、水質:水質過濃,水色過深,發出腥臭味,下風處鼻聞猶甚,增氧機工作時此現象更為明顯,特別是晴天池塘上空多見蚊子和晴蜓,表現水已變壞,此種情況,魚最容易患鰓霉病、爛鰓病和腸炎,池水常不施肥,水質清瘦,鰱、鰭魚易錨頭鳋病和魚虱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