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培水育苗要點
池塘育苗首先要培育好水生物,魚苗放塘前要用茶麩毒塘,用量50ppm,方法是將茶麩提前浸泡10-15個小時,然后開水散潑全塘,清除池塘中所有雜魚蝦,茶麩毒塘后第七天,用水試魚無問題,就要看池塘是否有水生物,如水生物稀少,可以用魚漿或豆漿加快培育水生物,用量每畝每天一次潑2-3斤,方法用水攪稀在池塘四周散潑,連續2-3天。在放苗時池塘水生物不要太老,即水色不要太濃,魚苗放塘后第三天開始再用少量較稀的魚漿或豆漿在池塘四周散潑。這樣既可以給魚苗投餌,同時又能繼續培養池塘水生物,保證魚苗有較長時間的水生物餌料,使魚苗有一個較好的長勢,當池塘水色出現變肥時,而水生物又比較多,就可以減量或停潑豆漿。魚苗放塘十天后,就要在池塘四周防置一定數量的竹兜,竹兜用幼繩和竹竿吊入池塘四周,每隔2-3米吊放一個,每天早晚兩餐,在竹兜里涂一些魚漿或鰻料喂食,這樣魚苗進竹兜攝食的同時,又可以利用竹兜作棲息,此方法十分恰當,用這種方法育苗,一般可以達到80%以上的成活率,而且魚苗長速較快,均勻整齊。
防除敵害要點
雖然澳洲筍殼魚苗的活動特性沒有象泰國筍殼魚那種白天潛伏在泥中的習慣,也不會出現泰國筍殼魚因潛入淤泥而易得病在塘地偷死的情況,但在幼苗期間,必須要防止水蛇、青蛙進入池塘,防止青嘴鳥在塘邊攝食魚苗,去年,我所做過育苗試驗。用一個土池,水面160平方米,水深1.4米,池塘四周用甲魚塘用過的水泥板圍起高45厘米,有效地防止蛇和青蛙進入池塘,放進尾長4.5厘米地澳洲筍殼魚苗900尾,養殖80天后清塘,清出育苗有837尾,育苗最大規格尾長19厘米,尾重52克,最小的也有13厘米,尾重23克,尾長15厘米以上的占60%以上,成活率達到93%。
筍殼魚分級養殖
澳洲筍殼魚雖然沒有互相殘食的習性,但根據其生長速度不均衡的現象,最好分為育苗階段和成魚養殖階段進行養殖,在前面兩點說的是第一階段,第一階段為育苗期,育苗密度可以在5000尾/畝,到育苗長至15-20公分尾時,再按大小分塘養殖,養殖密度2000-2500尾/畝,喂養方法同樣再池塘四周吊竹兜。池塘要有排灌水設施,保持水質清爽。通過10個月的養殖,能長至400-500克/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