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仔魚培育
通常所指的遮目魚仔魚培育,是把剛孵出的仔魚全長3.2 -5.3 毫米,經21天的培育全長達13.5 -16.5 毫米。
1、育苗的環境條件
仔魚培育水溫23-33 ℃。最低鹽度10-16 ‰,最適鹽度為27-28 ‰。溶氧量以5-6毫克/升最適宜。培育池用水槽、水泥池都可以。室內育苗池3.5×4×1米,放養密度為4500-6000 尾/平方米。室外育苗池的放養密度為1500-2000 尾/平方米。最高培育成活率為26.2 %。
2、育苗餌料
遮目魚餌料系列包括有小球藻、扁藻、等鞭金藻、輪蟲、無節幼體、橈足類和人工配合餌料。用小球藻投喂仔魚,6天后全部死亡;投喂扁藻,也在6天后死亡。僅投喂等鞭金藻的仔魚能成活到35天,但魚體瘦弱。所以,小球藻和扁藻二種單胞藻不能直接被遮目魚仔魚消化利用,而等鞭金藻的營養成份不足。而以等鞭金藻培養的輪蟲投喂仔魚生長最好。每天至少投喂4次,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六天后可投一些枝角類、撓足類,根據魚苗大小,投喂適口的餌料。要準確地控制用量,過多的話,會造成輪蟲等大量繁殖,惡化水質;不足又會引起營養不足,影響正常生長,造成死亡。
在仔魚培育階段,要仔細觀察和精心管理,初期魚苗尚無群聚現象,一般是均勻分布于水體中,兩星期后,才漸漸開始群游,沿著池壁環游,約經21天培育,仔魚已長到體長1.5厘米左右。此時魚苗無色透明,兩眼深黑色,眼后有一黑點,體側中央處及尾鰭基部均有一黑色素群,此時仔魚稱為“三點花”。
在活餌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目前仍以成魚的營養要求為基礎來配制,粗蛋白含量要求40%-50%,仔魚培育成活率可達到40% -90%。
3、野生苗采捕與運輸
在臺灣野生苗見于4-9月,以5月份為高峰,年捕撈量在34-235 億尾,現在海區資源量有所下降。用定置網、三角推網、或小型拖網采捕。采捕的魚苗均長1.5厘米。捕回的仔魚暫養在水槽、水桶、盆、竹筐、竹籃中,捕后可暫不投餌。暫養后的仔魚裝入裝有10-15 ‰鹽度海水的塑料袋內,并且充氧包裝,氧氣量為水體積的1/2到2/3。每箱裝1.5毫米魚苗3000尾,魚苗的裝載量根據當時的氣溫、運輸時間、魚苗質量而定。
4、魚苗質量
魚苗或因遠途運輸管理欠佳,或因悶于容器中時間過長,抑或由于餌料單一,營養不良等原因直接影響魚苗質量。健康的魚苗盛在容器中,至少有八成以時針一樣有規律地沿著容器壁的同一方向游動。相反地,病態或營養不良的魚苗,不僅游動無規則而且動作呆板,即使人為地驚動,如敲響容器等也顯得反應遲鈍。
遮目魚魚苗對餌料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在天然水域中,遮目魚以浮游生物為主,但在暫養或培育過程中可以適應攝食人工飼料如米粉、蛋黃或人工配合粉料等。對鹽度的變化同樣也有較好的適應性。
實踐證明:剛捕撈的魚苗,只要是有十日齡的,其健康情況一般較好,是理想的飼養對象。歷經遠途運輸的魚苗,在10-20 日的運輸時間里,經認真檢查和挑選之后還可以飼養;運輸時間超過20日的,一般可飼養的希望甚微,飼養成活率低。
魚種培育
1、放種前池塘的準備
魚種培育塘不宜太大,一般以1/3平方公里池塘為宜,把池水排干,經日曬至池底龜裂,同時修池埂,水閘、水道。往池中放水,使水深5-20厘米,讓其蒸發至干。如此重復2-3次。然后往池中撒入肥料,雞糞500-100 千克/小時平方米,或米糠300-500 千克/小時平方米,加水至10-15 厘米,幾周后池底生長出底棲藻類。池水酸化時要加撒石灰。在放苗前2-3周,用150-200 千克/小時平方米茶麩泡水后潑撒,然后加水至水深30-45 厘米,準備放養魚苗。魚種的培育,一般是把1.5厘米左右的魚苗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大規格魚種,培育時間一個月左右。
2、魚苗下塘前處理
當魚苗運到池塘邊時,先在塑料袋中加入25%的塘水,4-6小時后再加入20%,直至袋中水的鹽度和塘水鹽度相近。或者在運輸前魚苗已經進行了鹽度馴化,已馴化到塘水一樣的鹽度;或在鹽度為5‰的水暫養3-4天,再放入淡水池塘。如經鹽度馴化的魚苗運到塘邊時,只要把塑料袋放于池塘水中10-15 分鐘,等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平衡時,把袋內魚苗慢慢放入池塘。這樣處理的魚苗,入塘魚苗成活率可達98% -100%。
放養密度為每667平方米放魚5萬尾左右,而放種密度根據池塘底質、飼料、水質、飼養管理水平而增減。
3、飼養管理
魚苗放入培育池塘后,要根據池塘浮游生物的多少來決定追肥。隨著魚苗的不斷長大,逐漸加深水位。追肥和投飼相結合,放魚苗一星期后要投喂蛋白質含量45%左右的人工配合粉料,投喂量為池塘魚苗總體重的8%-10%,隨著魚苗的不斷長大,其投飼量也相應地減少,一般降到魚體重的3%-4%。但要根據天氣、池塘水質、魚苗食欲等增減。
池塘水色應保持黃綠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 厘米,池水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
總之,魚苗入池前,要培養足夠的基礎飼料生物,因為基礎餌料生物適口性好,營養全面,是提高魚苗成活率、增強魚苗體質和加速魚苗生長的物質基礎。同時,要投足人工配合飼料。每10天每667平方米潑撒生石灰30千克,減少魚苗病害的發生。
如何用青飼料喂豬
青飼料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消化、來源廣、成本低,是養豬的重要飼料之一。用青飼料喂豬對農村家庭養豬尤其適合,簡單省事,本小利大。
用青飼料喂豬,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適當時間收割。在幼嫩期,其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較高,粗纖維較少,易被消化。處于此期的青飼料最適宜喂豬。
(2)青飼料要保持新鮮和清潔,防止發生霉爛,應注意剛噴過農藥的青飼料不能喂豬。
(3)青飼料要鮮喂,不要煮熟喂。煮料會破壞青飼料中的養分,如維生素等,而且若調制不當還會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所以,最好是切碎、打漿、發酵或青貯后飼喂。
(4)適當搭配其他飼料。根據豬的不同生長時期,以保證豬對多種營養的需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