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水產養殖中,由各種致病菌引起的細菌性鰓病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疾病,嚴重影響各種水產養殖動物效益的提高。
就目前而言,水產動物的主要細菌性鰓病有以下幾種:
①白對蝦爛鰓病,主要致病菌為弧菌,基本癥狀是鰓絲呈灰色或黑色,腫脹變脆,從邊緣向基部潰爛;
②鰻魚爛鰓病,主要致病菌為柱狀屈橈桿菌或黃桿菌等,基本癥狀為鰓絲分泌大量粘液,鰓絲上附著白色或黃色的小菌落,鰓絲發生缺損或壞死;
③普通淡水魚類爛鰓病,主要致病菌為柱狀屈橈桿菌,基本癥狀為體色(尤其是頭部)發黑,呼吸困難,鰓絲腫脹。鰓絲末端缺損,鰓蓋內表面的皮膚充血發炎等。對于此類鰓病的控制,目前絕大部分養殖業者在控制對蝦及淡水魚細菌性鰓病時,仍然以常規含氯消毒劑為主(如漂白粉、強氯精或優氯凈等),而對于鰻魚的爛鰓病還是利用呋喃唑酮等,然而在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采用常規含氯消毒劑控制細菌性鰓病盡管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該類消毒劑有極強的刺激性,因此在控制致病菌繁殖的同時,也極大損傷了鰓組織,從而影響了健康的恢復;此外呋喃唑酮類藥物,目前已被國家禁止在水產動物上應用,因此若仍然采用這些藥物控制病害便具有較大危害性。
針對這種狀況,便急需我們這些技術人員能盡快研制出一種既能快速抑菌,又對水產動物鰓組織無刺激性,同時又是一種安全低殘留的環保型鰓藥。安替富民(ANTIFORMINE)正是應此而出現的一種合成新消毒劑。安替富民(ANTIFORMINE)是由ANTIFORMINE加增效劑、穩定劑如BORAX、1010抗氧劑、月桂醇磺酸鈉、聚磷酸鈉等等。經特殊工藝配制而成。其對于引起水產動物常見的細菌性鰓病的致病菌有極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速率遠遠高于常規含氯消毒劑,同時,由于采用了新的合成工藝及優良配方的緣故,對水產動物的鰓組織刺激很小,十分有利于病蝦的康復。其次由于其使用成本極低的原因,我們認為將在今后的鰓病控制上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