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幼體培育:因牙鲆有變態和營底層生活的習性,故其幼體培育分為前期幼體培育(從孵化到底層生活階段的培育)和后期幼體培育(從營底層生活到全長5厘米階段的培育)。
1、前期幼體培育
①培育池:育苗池形狀有圓形、八角形、方形和長方形等,面積為5—100平方米不等,多為室內水泥池。從水的流動、交換率、沉淀物的積存等方面考慮,池的形狀以圓形為最好,水深0·8—1·2米為宜。考慮到因仔、稚魚營底層生活而擴大池底面積,以及為了便于排空水池進行清污等,池底應有一定的坡度。
②水質:海水不能直接采用,必須經過沙濾,最好再經過紫外線消毒。前期培育的水溫最好控制在15—22℃。鹽度以28—36為好。
③充氣:使用散氣石進行充氣,充氣量初期時微波即可,隨著仔魚生長慢慢增加。
④光照:臨近變態期的牙鲆需要一定程序的照度,一般控制在1000—5000lx。
⑤放養密度:初孵仔魚密度為5—6萬尾/立方米,待體長為13—15毫米沉底期時密度可減少為1萬尾/立方米
。
⑥投餌:培育到完成變態(15毫米),所用餌料以輪蟲、鹵蟲為主,輔助使用糠蝦浸汁、天然橈足類、配合餌料等。投餌宜早不宜遲。當卵黃囊接近完全吸收、仔魚能水平游動到表層攝食時,應開始投放輪蟲,投放密度最少2個/毫升,最好5—10個/毫升,每天投喂3—4次。
⑦吸污:高密度培育時,從5日齡開始,一般3天吸污一次。投喂配合飼料時,最好每天一次。
2、后期幼體培育:
①飼育條件:后期培育有使用前期飼育池繼續培育的,也有改成在大中型水泥池中培育的,也有的在網箱中進行的。水泥池培育同前期相差不大,這里介紹一下網箱培育。
在魚苗將著底前或剛開始著底時移入網箱培育。因網箱培育有便于魚苗出池,換水較易,殘餌不易積存,投餌量受限制少,成話率較高等優點。網箱大小不限,網目最初為2—3毫米,隨魚苗逐漸長大要換網,并要經常洗網。另外網箱緊貼底面和壁面較好,優點是沉淀物會因稚魚自身的活動而被攪起并自然排出,殘餌不易積存。
②水質:后期培育的適宜水溫為18—25℃。隨著體長的增加,稚魚會增強對低鹽度的耐受性。換水率取決于所投喂的餌料種類和數量。
③放養密度:全長13—15毫米的營底層生活的稚魚放養密度為1萬尾/立方米,隨著生長逐漸減少,全長30毫米的稚魚放養密度為1000—2000尾/立方米。全長30毫米時的稚魚正處于相互殘食階段,密度過高會降低成活率。
④投餌:牙鲆從營底層生活開始,其生理上要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必須選定與之相適合的餌料種類。同時隨著攝食量的增加,需大量投喂大型餌料,如投喂鹵蟲成體或其他個體較大的餌料,或者使用肉糜等。
投喂死餌料如肉糜時,投喂量應以當天基本吃完為宜,天黑前應將殘餌及污物吸掉。
⑤仔魚培育的危險期:和其他海水魚一樣,在牙鲆人工育苗過程中同樣也有三個危險期:一是在卵黃囊接近吸收完,仔魚開始攝食以后的幾天里最易死亡;二是魚苗開始著底時也是一個死亡高峰;三是完成變態后,開始出現相互殘食現象,會造成成活率大大降低。出現危險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仔魚除了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外,捕食能力、忍受饑餓能力也較差,不能及時捕到食物,以致死亡;二是魚苗開始營底層生活后,從形態、生理和行為習性都發生較大的變化,仔魚一時難以適應這種變化而導致死亡。不過從育苗的經驗看,減少著底時期的死亡率還是較易做到的。
⑥防止殘食:牙鲆稚魚著底后,一般全長在23—25毫米左右,若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稚魚之間就開始激烈地互相殘食,這是牙鲆稚魚后期培育存活率降低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防止殘食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及時更換餌料,投喂充足,同時要適時分苗,將大小苗分養。
二、大規格苗種的培育 所謂大規格苗種的培育,是指將5厘米的稚魚培育成全長10—12厘米的苗種。
2、培育設施
目前,我國培育牙鲆大規格苗種主要使用兩種設施,一是玻璃鋼水槽,另一種是池內網箱。較為常用的是后一種。
室內網箱是在室內水泥池中設置網箱,將幼魚放在網箱中進行培育。其最大的優點是從整體上來講培育的水體更大,幼魚的排泄物、殘餌等直接降到池底,幼魚匍匐在網箱上,不受污物的侵害,因而病害較少,培育成活率自然也就高。
3、培育時間:目前,將5厘米的稚魚培育成全長10—12厘米的苗種,在國內現有的水平下,需要60天時間。
4、培育密度:培育密度與培育條件密切相關,好的培育條件密度可適當高一些。一般5厘米時400—500尾/平方米],到達10厘米時可減少到200—300尾/平方米。
5、分選:因為牙鲆的幼魚之間相互殘食的現象十分嚴重,因此,在培育過程中要及時將不同大小的個體分開培育,以提高培育成活率。一般在肉眼能明顯看出大小時就應該分選。
6、飼料:冰鮮飼料或顆粒飼料都可以。目前,國內外市場上都有適用于牙鲆魚苗的顆粒飼料,有不同的規格供不同規格的苗種選擇。
7、溫度:牙鲆苗種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3℃。
8、光照:培育牙鲆魚種的適宜光照是500—1000lx。
9、水質:水質的清新十分重要,一般水泥池內的透明度要清澈見底, pH值8·1—8·2,DO在6·0毫克/升以上,NH+4—N小于μg/L。
10、充氣和換水:在整個培育過程中,不間斷的充氣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保持育苗水體中有充分的溶氧。另外,換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 持水質的清新,利于魚種的生長。
11、排污:排污在整個培苗過程中同樣重要。因為沉積在池底的排泄 物、殘餌等污物是細菌、寄生蟲滋生的場所,如不及時清除,細菌、寄生蟲 會大量滋生,進而侵入魚體,影響魚體的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