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澳洲筍殼魚原產于澳大利亞,學名為“散紋尖塘鱧”,其外部形態與泰國筍殼魚一樣,體型美觀,個體大于泰國筍殼魚,最大可長至1公斤/尾,該魚肉質細嫩,骨刺甚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淡水魚類中售價極高的食用魚。
澳洲筍殼魚生活適應溫度為9-36℃,正常攝食生長溫度為18-32℃,當水溫降至9℃時才會受到影響,對pH值適應范圍為6.8-8.6,能適應12‰以下的低鹽度咸淡水養殖。較耐低氧,絕對沒有因池塘缺氧而導致死亡等現象,生活于水體中層,屬肉食性魚類,在餌料滿足的情況下,一般沒有互相殘食的習性,性情溫和,不愛到處走動,只在近距離范圍攝食,所以也適合小水體養殖。
幼苗期育苗辦法:魚苗放塘前十天,要毒塘養水,培養好水生物,以便魚苗下塘后有足夠的浮游生物餌料,這可以明顯地提高成活率,到魚苗下塘后第四、五天才開始在塘四周潑一些較稀的魚漿水,一是繼續培養水生物;二是使魚苗開始養成攝食的習慣,待池塘水生物越來越少了,才加量稀魚漿投喂,魚苗的活動基本都在池塘四周,根據該魚的活動特性,要在池塘四周放置一定數量的竹兜,每日早晚兩餐在竹兜里搽一些魚漿喂食,這樣魚苗可以在找地方棲息的同時又能方便地找到餌料。養苗池塘不宜太大,一般有3畝左右就可以,每畝可放養4000-5000尾,魚苗長至10厘米時,最好按大小規格分塘飼料,以免影響小規格魚的長速,如在9月份后放苗的苗塘,最好搭棚保濕或加溫,待越冬后再按大小分塘飼養。
成魚飼養方法:成魚養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池塘養殖,另一種是流水式工廠化養殖。
用池塘養殖,面積一般3-5畝為宜,水深1.5米以上,要排灌水條件,一般每畝放大規格(10公分以上)魚苗2000尾左右,池塘四周放吊竹兜做餌料臺,將魚漿或魚漿拌鰻料投入兜內,每天早晚2餐,喂養10個月,能長到400-500克/尾。
澳洲筍殼魚用流水式工廠化養殖更為合適,在此可以仿牙鲆的工廠化養殖模式進行養殖生產,據澳洲方面所提供的工廠化養殖效果,一個立方米的水體,能養殖生產出100-200公斤的成魚,尾重達到400-500克,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養殖成果。我所正在探索開展工廠化養殖的路子。
市場分析:
一、澳洲筍殼魚可與泰國筍殼魚比美,而泰國筍殼魚早已被市民所熟悉。
二、澳洲筍殼魚很容易運輸,又適合長途空運,對經銷商運銷經營沒有損耗,銷量可遍及全國各地。
三、該品種屬淡水上等魚,深受食家贊賞,目前貨源短缺,價格穩定上升,并保持在100元/公斤的高價,養殖澳洲筍殼魚前景非常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