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東南亞國家重要的養殖品種——水晶巴丁魚,學名蘇氏圓腹現在國內落戶。這無疑會給當前水產的低迷市場注入一份活力劑。
水晶巴丁魚,屬鯰形目魚類,原產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江河、湖泊,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養殖優良品種,也是人們喜愛的垂釣對象。水晶巴丁魚外觀美麗,魚苗粉紅色,成魚顏色變淺,外表和廣東西江骨魚極其相似。其肉味鮮美,無小刺,被東南亞國家和香港視為名貴食用魚,香港市場每公斤售價80-100元,且供不應求。
水晶巴丁魚喜集群,棲息于水體中下層,性活潑,常上浮水面,能在空氣中呼吸,對低氧的耐受能力強,養殖的鯉科魚類嚴重浮頭時,其尚能正常生活。生長適溫為20-30℃,對低溫的耐受能力差。當水溫降至14℃時,活動減少甚至停止攝食,水溫超過35℃時攝食減少。水晶巴丁魚食性雜,主要食水生昆蟲、各種腐敗動物尸體及植物碎屑,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食用豆餅、米糠、玉米、魚粉等配制的人工合成飼料。
水晶巴丁魚生長快,當年魚苗養殖一年可達1-2公斤。廣東省江門市水產研究所從馬來西亞引種并經過人工繁殖成功,今年5月份對體長3-4厘米的1萬多尾魚苗進行投放試養,現已長到0.8-1.0公斤,成活率達90%以上。現在該魚試銷價每公斤120元,經濟前景十分廣闊。現將該魚的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魚苗標粗。引進3-4厘米的魚苗,先放在水泥池進行強化培育,放苗密度每立方米500尾左右。前期投喂經沖洗、消毒后的紅蟲,每天2-3次。后期則馴食鰻料,直至完全投喂鰻料為止。標粗期間每天應及時清除殘餌,并適當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大約培育半個月,魚苗達到6-8厘米時即可投放池塘養殖。
2、池塘養殖。池塘經常規消毒、清除敵害生物并試水后即可投苗,投苗密度每畝1000-1500尾。養殖初期投以鰻料,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8-10%。十天后,以鰻料摻入黃粉投喂,摻入量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增加。一個月后,可投喂叉尾鮰料、家魚配合飼料等,投喂量占魚體重的4-5%。養殖四個月后,魚體重可達0.8-1.0公斤。
3、病害防治。水晶巴丁魚病害較少,魚苗期主要為車輪蟲病,可用0.5ppm硫酸銅和0.2ppm硫酸亞鐵治療,效果很好。成魚養殖時注意不要投喂腐爛變質的飼料,并且不要投喂過量,以免魚體腸胃不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