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回首頁 養殖信息 市場動態 品種推介 養殖新技術 病害防治 產品展臺 有問必答
您的位置: 首頁 > 養殖專區 > 養殖新技術
主要技術措施
1.池塘選擇羅氏沼蝦對溶氧要求較高,所以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水方便、無污染、泥底或沙泥底的池塘作為養殖試驗池。池子設有進排水閘門,面積5—10畝,池水水深1.3—1.5m。
2.模式與放養量采取以蝦為主,混養彭澤鯽的養殖模式。每畝放養體長0.8cm的羅氏沼蝦淡化苗2萬尾,混養體長5—7cm鼓澤鯽魚種400尾。
3.放養前準備
放苗前50天排干池水,清除過多的淤泥,整平池底,曝曬20—30天,堵塞漏埂。放苗前10—15天消毒除害,水深1m,潑灑生石灰125—250千克/畝或漂白粉15—20千克/畝,殺死野雜魚、細菌及寄生蟲。此外,每畝還用敵百蟲0.8千克,毒殺雜蝦和水生昆蟲。放苗前檢驗池水,確認毒性已過才投苗。放苗前7—10天施肥培育天然基礎餌料(浮游動物),以提高放養成活率。
4.苗種放養
羅氏沼蝦于5—6月份放苗,羅氏沼蝦苗經過完全淡化且暫養2—3天后才投入池塘。蝦苗投放1個月后放養彭澤鯽魚種。
5.飼養管理
(l)水質控制:前期(放苗后15天)以添水為主,少量換水;中后期根據水質情況經常換水,一般每2—3天換水一次,換水量20%—40%;透明度前期掌握在20—30Cm,中后期掌握在30—50cm,每池配備l—2臺增氧機。
(2)餌料:羅氏沼蝦前期(放苗后15天)以攝食浮游動物為主,搭配少量蛋羹、豆腐等。中后期以鮮活餌料(如小雜魚、貝肉等)搭配配合飼料。每天投喂3次,早晨、傍晚、半夜各投喂一次,每池設置餌料臺l—2個,以觀察其攝食情況。投餌量根據水質、天氣、攝食情況靈活掌握。彭繹鯽主要攝食浮游動物、有機碎屑等,所以不必專門投喂飼料。
6.病害防治
彭澤鯽生活力強,一般無明顯病害。羅氏沼蝦在試驗期間發生過細菌性黑斑病、霉菌性黑鰓病、絲狀藻類附生等。
黑斑病采取改善水質,并用0.5ppm—0.7ppm高錳酸鉀全池潑灑,24小時換水50%。黑鰓病用10ppm—15ppm生石灰全池潑灑,并加大換水量。對于絲狀藻類附生,采用施肥,降低池水透明度,結合使用0.5ppm—0.7ppm硫酸銅潑灑,殺死絲狀藻類。
7.收獲
彭繹鯽飼養到12月底收獲。羅氏沼蝦10月份開始收獲上市,規格50尾/千克左右,到12月底(水溫至16℃以下)全部收完。
二、小結
1.彭澤鯽食物鏈級次低,在羅氏沼蝦池中混養彭澤鯽籍其攝食沼蝦殘餌及池底有機碎屑,有助于凈化水質,促進沼蝦生長。 2.羅氏沼蝦仔蝦及彭澤鯽魚種均具攝食浮游動物的習性,在羅氏沼蝦苗投放1個月后放養彭澤鯽魚種,有助于提高羅氏沼蝦成活率。 3.在羅氏沼蝦養成池中混養彭澤鯽,在不增加投餌的條件下,平均畝增產彭澤鯽126千克,畝增收入1890元,經濟效益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