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六須鯰(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地方名懷頭,是黑龍江及其支流水系的大型名優魚類,最大體重達100kg,它具有個體大、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易飼養、肉味鮮美等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養殖價值的經濟魚類。近年來隨著自然捕撈產量的下降,池塘養殖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1998年6~10月,我們在佳木斯地區進行了六須鯰的池塘單養和鯉成魚池套養試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池塘條件
1.1.1 單養池塘面積2畝,水深1.0~1.5m,水源清潔、注排方便,放魚前10天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清塘處理。
1.1.2 鯉成魚套養池面積25畝,水深2.0~2.5m,注排方便,有增氧設施,4月末按鯉成魚馴化養殖模式放入鯉、鰱、鳙魚種,同時每畝增放40g/尾的鯽魚15kg,目的是使鯽魚生長一階段后,在池塘內自然繁殖魚苗,為后來放養的六須鯰魚種提供天然飼料魚。
1.2 六須鯰魚種的來源:魚種來自黑龍江野生六須鯰親魚經人工催產孵化后產出的魚苗,再經過池塘或水泥池單池培育達到8~10cm的六須鯰魚種。
1.3 六須鯰魚種的投放:魚種投放時間為1998年6月25日。單養池塘2畝共放六須鯰魚種1000尾,即500尾/畝;鯉成魚套養池共放六須鯰魚種700尾,即28尾/畝。
1.4 飼養管理:鯉成魚套養池不再投喂飼料魚和進行單獨飼養管理。六須鯰單養池塘飼料魚是在附近收購的鮮活泥鰍、麥穗、鯽魚等小型雜魚,飼養前幾天日投魚糜3次,晚間加投一次,當六須鯰達到15cm以后,直接將適口鮮活飼料魚投放到飼養池中,飼養期間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5~10cm,調節水質,同時根據六須鯰的食量適當調節投餌量。六須鯰抗病力較強,整個飼養期間未發生魚病。
2 結果
2.1 單養池塘:每畝放魚種500尾,從6月25日投放到8月25日出池,經60天的飼養,總計起水六須鯰620尾,共重465kg,起捕規格在0.6~1.5kg之間,平均0.75kg,成活率為62%,平均畝產232.5kg。
2.2 鯉成魚套養池:每畝套養六須鯰魚種28尾,從6月25日投放到9月30日捕撈,經95天的飼養,共起水六須鯰540尾,重675kg,規格在0.8~2.25kg/尾之間,平均為1.25kg/尾,成活率為77%,平均畝產27kg。
2.3 經濟效益
2.3.1 單養池塘2畝,共投飼料魚1750kg,飼料成本為2800.00元,總產值11160.00元,生產成本4300.00元,共獲利6860.00元,畝盈利3430.00元,平均投入產出比為1∶2.60。
2.3.2 鯉成魚套養池在不影響主養魚生長的情況下,25畝魚池共產六須鯰675kg,增創利潤16200.00元,畝增利潤648.00元。
3 小結與討論
3.1 池塘養殖六須鯰的可行性
試驗證明,六須鯰作為池塘養殖品種是可行的,它既可以作為池塘單養品種,又適合在成魚池作為套養品種,起到清野除雜,提高池塘名優魚比例的作用。而且當年繁育的規格為8~10cm的魚種,經60天以上的飼養只要飼料充足都能達到0.5kg/尾的商品魚規格。
3.2 單養六須鯰的池塘條件及飼養方法
六須鯰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搶食力強,在飼料魚不足的情況下,相互殘食,因此,單養六須鯰的魚池不宜過大,面積以1~3畝為宜。要求底質淤泥少,池水深度保持在100cm以上,排灌方便,放養魚種以8~10cm以上為宜,不宜太小,因六須鯰生長迅速,尤其是在投飼量不足的情況下,相互殘食,嚴重影響飼養的成活率及養殖效果。本試驗在飼養前期因有幾天投喂量不足是造成單養成活率只達到62%的主要原因。
3.3 成魚池套養六須鯰的規格要求
成魚池套養六須鯰要求投放8~10cm以上的大規格魚種,至少不能低于6cm。部分養魚戶將規格只有1.5cm的六須鯰魚種直接投放到鯉成魚池中,由于六須鯰規格太小,生存能力較差,容易被鯉魚攝食,同時池中沒有適口充足的飼料魚,死亡率非常高,導致在秋季出池時,六須鯰所剩無幾,有的全軍覆沒。因此養殖戶在將六須鯰套養到成魚池之前要將它培育到8~10cm的大規格魚種之后再下塘。培育池最好采用精養水泥池或1畝以內的小池塘,餌料可以用水絲蚓,也可以用魚糜。另外,作為套養品種,由于六須鯰生長太快,只能套養在成魚池中,絕不能套養在當年的魚種池中,因為當年的魚種到秋季尾重只達到100~200g/尾,我們的試驗證明,8~10cm六須鯰魚種,到秋季到能長到0.6kg以上,會大量攝食池中的魚種。同時,成魚套養池中也只能套養當年繁育的六須鯰魚種,否則,放養2齡的六須鯰魚種,后期可直接攝食成魚。我們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在鯉魚池中春季放養0.4kg/尾的六須鯰,到秋季起捕時達到6kg/尾的規格。
3.4 成魚池套養六須鯰的密度
六須鯰在成魚池中的成養密度應視池中飼料魚的多寡來決定,一般套養8~10cm的魚種,如池中飼料魚較多,套養密度不宜超過20尾/畝,如池中飼料魚較多,或人工放養繁殖力較強的鯽魚等飼料魚,放養密度可達20~40尾。切忌在不了解池中飼料魚資源的情況下,為片面追求產量而增加投放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