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花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隸屬于鯉科、鮈亞科,太湖盛產此魚,俗稱“季魚”、“季郎魚”、“雞骨郎”,年產量約占全湖漁獲量的2%。本文在我所花骨研究基礎上,探討花骨養殖技術。對于合理利用漁業資源,提高水域生產力,開展花骨人工養殖,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食性與棲息活動
花骨是一種以無脊椎動物為主的溫和肉食性魚類。成魚主要攝食蝦和小型軟體動物,如幼蚌、幼螺、幼蜆等。花骨幾乎是全年攝食的。2—3公分時表現為中上層,以后營底棲,起捕率不高。
2、 成魚養殖
A、池塘條件
靠近水源較好的地方選擇池塘,面積以1-10畝不限,水深1.5-2.0m,水源清爽,淤泥較少最好。池塘如果用于精養,最好經常規方法清整消毒,無敵害生物。池塘如果用于混養,無須經常規方法清整消毒。
B、密度放養
在放養苗種之前,應先肥水,下塘初期除潑灑豆漿以維持水質肥度外,還應該施肥培養浮游生物。專養一般每畝放養2000--3000尾左右,放養規格以2-3cm以上就可以。與河蟹、青蝦等混養一般放養500尾左右,放養規格以3cm以上。
C、投餌
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目前青蝦飼料、鯉魚飼料等代替。由于吃食溫和,盡量做到投餌充足,投料在淤泥較少的地方,餌料浪費較少。每天一般投喂三次,好水質,可以降低飼料成本。與河蟹、青蝦等混養可以不考慮投料。
D、平時管理
要經常的巡塘,觀察吃食情況以及水質變化。要定期換水,使水質保持相對穩定,使其始終處于“肥、活、爽、嫩”。池塘水應保持一定密度的“輪蟲”。
E、 經濟效益
就目前養殖結果看,該魚主養效果較好,當年畝產可產出220--300千克商品魚。與蝦蟹混養效益更好,在不影響蝦蟹產量的情況下,畝產效益大大提高。當年可產出25--50千克商品魚,按目前市價20-25元/千克,利潤相當可觀。就目前運輸結果看,該魚成活率較好,市場銷售容易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