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舷敷網捕魚(stick-held lift net fishing)敷網捕魚方式之一。將類似方形的網具敷設于舷側,并輔以燈誘捕撈作業。捕撈對象為趨光性的中上層魚類,如竹刀魚,鮐,鯵和沙丁魚等,主要在日本、朝鮮和前蘇聯過遠東地區使用斐濟群島等地也有使用。其中以日本和前蘇聯較為發達。日本1983和1984年這種作業的漁獲量分別為23萬噸和21萬噸,約占竹刀魚總漁獲量的90%以上。日本稱作捧受網。約在20世紀30年代后開始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得到發展。
一般無專用漁船,大多與刺網漁船,金槍魚釣漁船等輪作。大型漁船的總噸位可超過100噸,航速7-10節,船上除了裝配有助漁,導航儀器外,近左舷甲板中部裝有2-3.7噸拉力的主絞機和網側括綱絞機各1臺,駕駛室左后方裝有網側括綱絞機1臺,80-100千瓦發電機組2臺。右舷側前后分布誘魚燈7-9組,每組縱向排列裝有500瓦燈泡6-9個。左舷中部設有一組集魚燈,由24-30個白,紅,青色燈泡組成,駕駛室上設有500-3000瓦探照燈1-2個,另備8-10米長的竹撐桿2根。
網具近似方形或簸箕狀,其大小根據作業漁船的噸位確定。80-100總噸漁船所使用的網具,浮子綱長25-30米,沉子綱長度為浮子綱的1.1-1.3倍,并裝有6-9根拉索其上裝有鉛沉子,兩側綱長各為浮子綱的1.1倍,分別裝有一定數量的側環和浮子,側環各穿直徑10毫米的鋼絲強括綱一根。浮子綱裝在竹桁桿上,桁桿略長于浮子綱。網衣用滌綸線編結,網目長度約23毫米。
左舷敷設網具操作。一般均在近海作業,漁期3-12月。漁船通常在日落前到達漁場探測魚群,測到可捕魚群后,即開右舷誘魚燈,漁船微速前進誘魚,當誘集魚群至適當程度時,漁船停止前進,用竹撐桿撐開桁桿,使網具敷設于水中同時打開左舷集魚燈,關閉右舷誘魚燈,使魚群集中到左舷網具上方中部,起網時分別收拉拉索,將沉子綱拉到左舷內,再同時收絞兩網側括綱,使魚群集中到取魚部,將魚撈到船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