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色是否能做到肥、活、嫩、爽,是判斷水產養殖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 要因素。水色過肥或清瘦都不利于魚類生長,而且容易患病,導致單位面積產量 下降。掌握水色培養技術對促進水產生產有很大幫助。現就水色培養談談我的幾 點體會:
一、在水色呈淺綠色、水質清淡時,特別是新開挖魚塘,應采用施肥方法進 行水色培養。
1.施有機肥。有機肥來源廣泛,肥效持久,并含有多種營養素。有機肥包 括畜禽糞尿、綠肥、蠶沙等,畜禽糞尿、蠶沙一般不能直接用來喂魚,須經腐熟、 消毒處理后才能投施到水池中,通過其所含豐富的氮、磷、鉀等元素逐步被分解、 吸收,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生長,提高了水體的初級生產力。用量每畝40-80公斤, 若效果不明顯,隔半月后同樣數量再施一次即可。若豬糞尿在使用時,用1%-2 %生石灰或0. 1%-0.2%福爾馬林與豬糞尿充分混合,能起到加快腐熟、殺蟲 滅菌的效果。綠肥可以直接用來養魚,一部分綠肥被吃食魚所食,剩余綠肥通過 發酵,從而加深了水色,促進了魚類生長。所以說,因地制宜采取綠肥養魚,是 利用、發揮草資源優勢,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的好辦法。用量每次每畝 100-200公斤為宜。
2.施無機肥。使用無機肥,具有操作簡便、見效快的特點,一般在成魚塘 中使用,魚種池不宜使用。無機肥有尿素、碳酸氫胺、磷肥等品種。施無機肥時 機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水溫25℃-30℃時為佳。同時做好無機肥的搭配工作, 保持氮、磷、鉀的比例2:2:1,從而使無機肥被充分吸收。施無機肥還要注意 不能與草木灰、生石灰等堿性物質混合使用,以免揮發或形成沉淀,降低肥效。 施用無機肥應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每星期施一次,連續2-3次,用量每畝 施尿素1.5-2公斤,磷肥3-4公斤。
二、在水色呈油綠色、藍褐色,水質過肥時,應采取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1.加大肥水魚放養量,控制浮游生物生長。2.移植“三水”植物,促進水 體營養物質的轉化吸收。3.注入新水或常換水,不使水中有機質含量過高。4. 定期潑灑生石灰,每次每畝30-50公斤,或每畝水深在1.8-2米時,用碳酸氫胺10 公斤,在水面均勻潑灑全池。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