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扳罾捕魚(stationary lift net fishing)敷網捕魚方式之一。網具敷設在水中,待魚類游到網具上方,及時提升網具,再用抄風撈取漁獲物。捕撈對象有鯉,鯽,草魚,鰱和多種小型魚,蝦。廣泛分布于中國的江河和湖泊,沿海也有少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許多國家也有這種作業。
扳罾網一般呈正方形,網衣用乙綸或錦綸線編結,網目長度約20毫米,越近中央越小,網具四邊裝配1-8米綱索,其四角分別連接在“×”字形撐桿兩端,以維持網具正常展開的作業狀態。撐桿交叉處結縛提桿,構成網具整體。
典型的漁具有中國湖北洪湖的瞄罾,武漢的行罾,安徽女山湖的蝦罾,湖南岳陽的橋頭罾,上海南匯的手扳罾等。沿海有浙江的烏賊扳罾。瞄罾:與橫斷河流的攔網結合使用至靠岸的拉網兩端陰暗的草棚蓋下,各設小型扳罾一頂。被攔網阻擋的魚沿攔網游向兩端至扳罾上方時,在陰暗棚蓋下守候的漁民,因棚外折光作用能察覺魚類入網。提起扳罾,魚類遂被捕獲。主要捕獲鳊,鯉,鱖等魚類。蝦罾:小型漁具,呈正方形。作業時,網內縛有小魚干或熟面粉團作為誘餌。一個生產單位把40-50頂網具分為兩組,敷設后分組輪流巡回起風,放網,主要捕白蝦,沼蝦。橋頭罾:以江河湖泊岸邊為基點的中型扳罾,在中國淡水漁區分布甚廣,主要捕撈鯉,鯽,黃桑,鲴和草魚,鰱等。行罾:即船扳罾,作業方法,捕撈對象和橋頭罾相似,全年除草劑嚴冬時節外,均可作業。烏賊扳罾:泊江中街山列島嵊油列島以及大陳,披山,南北麂山等島嶼沿海,每年4-6月使用大型扳罾,并輔以光誘捕撈烏賊,稱為烏賊扳罾。其作業方式有兩種子選手。一種是以陸地為基地點(常是巖岸崖)搭出一只竹排作業臺,裝置撐桿和作業索具;另一種則是船扳罾,操作無多大不同,只是以漁船作為基地。至20世紀80年代,因烏賊資源量銳減,烏賊扳罾已所剩無幾。
扳罾捕魚作業方式甚多,但所用的網具基本一致,在農漁結合較密切的內陸水域,可以適當發展,但要防止影響內河航行在沿海漁區如有適合于扳罾作業的捕撈對象和條件也可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