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長江灘涂網箱養(yǎng)鱖魚初試
為了探索在江河水域中飼養(yǎng)名貴水產品的路子,達到保護資源,增殖資源的目的,我們在蕪湖長江段的外龍窩水域進行了網箱養(yǎng)鱖魚的初步試驗,現報告如下。
1 地點選擇
長江灘涂外龍窩水域面積較大,豐水期可達萬畝以上,受風力影響較大。網箱設置在一條約5米寬的蘆葦帶旁,以蘆葦帶作為天然屏障。水深10米以上,江水通暢,平潮時透明度達0.5米以上,水質清新,溶氧量較高。
2 網箱規(guī)格
使用的網箱是以毛竹為框架的長方形箱體。長7米,寬4米,高2米,體積為56立方米。網片為合成纖維,網目尺寸2a=1.7cm。
3 魚種投放
試驗魚種取自漁民在天然水域中捕撈的野生鱖魚。所取魚種鱗片完好,體質健壯,平均體重在80克左右,平均體長在18—19厘米,平均體高5.5厘米左右。規(guī)格基本一致。
魚種投放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單位:克、厘米)
時 間 尾數 平均體重 平均體長 平均體高
8月11日 36 75 18.5 5.5
8月14日 28 80 18 5.5
8月16日 91 80 18 5.5
8月17日 60 85 19 5.6
8月18日 55 80 18 5.5
合 計 270
由于魚種投放期間氣溫較高,魚體未經消毒,加之鱖魚生性兇猛,魚體受傷較重。8月17—19日三天中死亡149尾,占總投放魚種的55.2%。
4 投餌情況
鱖魚是以魚、蝦為餌的兇猛性魚類。飼養(yǎng)期間,所投餌料是以餐條魚為主的鮮活小雜魚,每天投喂量1千克至6.5千克。整個飼養(yǎng)期間,8月份共投餌44.45千克,9月份共投餌65.75千克,10月份共投餌148.75千克,11月份共投餌46.9千克。在飼養(yǎng)的141天中共計投喂小雜魚396.85千克。餌料系數9.7。
5 收獲情況
收獲時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分兩次捕完。第一次于10月23日起捕52尾,重17千克,平均體重335千克。第二次于12月30日全部起捕,計63尾,重14.5千克,平均體重230克。兩次共捕鱖魚115尾,總重31.5千克。
6 效益分析
成活率。由于我們是初次試驗,經驗不足,致使在投放后的三天里魚種死亡149尾。以后又未補充魚種,從而影響飼養(yǎng)過程中的總成活率。實際投放魚種270尾,收獲115尾,總成活率42.6%。魚種入箱后至8月19日,剩下魚種121尾,收獲115尾,因而實際成活率96.2%。
增長倍數。總凈增肉倍數1.5倍。入箱后實際喂養(yǎng)魚種的增肉倍數3.5倍。
7 存在問題
投放魚種時沒有選擇在清晨氣溫較低時進行,在魚種入箱前稱重和測量等操作過程不太細致,魚種又未經藥物浸洗消毒。由于這些原因,造成魚種入網箱后短短的3天死亡149尾。影響了總成活率和總凈增肉倍數。由于沒有飼養(yǎng)管理網箱的經驗,在9月份,連續(xù)十幾天網眼被青苔阻塞,影響了網箱內的光照條件、水流條件和溶氧條件,從而影響了試驗魚的生長率,有待今后再試驗時改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