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雙船無囊圍網捕魚(two-boat purse seine fishing)簡稱雙船圍網捕魚。由兩艘性能相同的漁船用長帶形見外人圍捕魚類的作業方式。有獨立作業和母船式作業兩種方式。圍捕自然集群或光誘集群的中上層魚類,如鮐、鮐、鯵、鯡、沙丁魚和金槍魚等。以日本、美國、冰島和挪威等國較發達。
該種作業是圍網漁業較早的一種方式,早在17世紀中期,中國廣東省沿海已有使用(據明代屈大鈞著《廣東新語》)1950年中國機動雙船圍網,始由原關東水產公司試驗成功,后由于不及單船機動圍網方便安全,而被淘汰,1837年美國在頃因州沿海開始試用雙船圍網捕油鯡成功后,逐步在東海岸形成以蒸汽機漁船為母船的油鯡雙船圍風漁業,由一艘母船帶兩艘放網子船作業。該作業約于1900年傳入歐洲沿海。日本原有的雙船無囊圍網為無底環的揚繰網,1988年由美國引進雙船有環圍網,并于1905年改用機動漁船作業成功。
母船式油鯡雙船圍網,母船長度30-65米。兩艘鋁質放網子船,長約11米,寬2.8米,主機為73.5千瓦的汽油機或高速柴油機。船上裝有絞綱機和動力滑輪。獨自作業的漁船有5-10總噸的的小型船,也有50-200總噸的中型漁船,航速8-10節,除裝配專用絞綱機、動力滑輪外,還有專用的探魚儀器設備。
網具多為兩端低,中部高、也有兩端高中部低的結構形式。由取魚部(位于網具中部)和兩網翼組成。上綱裝有浮子,足以保證網具上綱在操作過程中浮于水面,下綱裝有鉛沉子和底環,以便網具迅速沉降封閉網圈底部,網目長度以不使主捕對象刺掛于網衣上為原則,取魚部網目最小,網線較粗。網翼的網目較大,網線稍細,20世紀50年代以后,逐步以錦綸或滌綸等合成纖維代替了棉纖維網線,50-100總噸漁船使用的鮐、鯵圍網,上綱長度為800-1200米,100-150總噸漁船使用的金槍魚圍網,其上綱長度為1000-2500米。油鯡魚圍網上綱長度為300-350米,網衣的拉直高度一般約為上綱長度的1/10。
兩艘放網船到達漁場后,相互靠攏,將各自裝載的半盤網具聯接好,開始偵察魚群。當偵察可捕魚群后,兩船向魚群靠近,使漁船處在順風、頂流位置,共同以魚群為目標,分別收絞貫穿于底環的括綱,封閉兩圈底部,收拉網具,縮小網圈,最后使魚群集中于取魚部,用抄網或魚泵將魚撈到船上。(見上圖:雙船無囊圍網作業示意圖)。
這種作業易受漁場風流、潮流限制,漁船較小,航速也較慢,一般多在沿岸近海風浪小的海域作業。有的國家如日本曾在非洲的沿海捕撈金槍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