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顙魚疾病少,飼養管理簡單,養殖效益較好,因而深受漁戶歡迎。但由于黃顙魚性腺結構的特殊性,人工繁殖較難,受精率低,不易得苗,因此苗種價格較高。現介紹一種利用
一、苗種培育池的準備
苗種培育池應選擇底泥淺(15-20cm)、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質好,面積2-4畝的魚種池為宜。5月初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殺滅池中野雜魚類及敵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魚池加水至60-80cm,加水時進水口應用60目篩絹過濾,防止野雜魚苗進入。
二、親魚選擇及放養
苗種培育池準備好后,即可選擇親魚放入池中進行繁育。
1、親魚的來源和選擇:黃顙魚親魚主要來源于江河、湖泊中捕撈的性成熟個體或池塘中養殖的商品魚。用作繁殖的親魚要求種質純正,個體大、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且已達到性成熟的個體。其雌性體重75克以上,雄性體重100克以上。
2、親魚的放養:親魚放養時間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放養的雌魚要求腹部飽滿柔軟,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圓而紅腫,成熟度較一致;雄魚要求生殖突明顯,個體大于雌魚。雌雄比例1:1即可,有條件可在親魚放入繁育池前注射催產藥物,使親魚產卵時間集中,苗種規格整齊;若無條件,亦可將親魚直接放入苗種培育池。放養數量可根據需要而定,一般畝放100克左右的親魚10-20組。
苗種池中可用沉水植物扎把,均勻分布于培育池四周50-60cm水深處,作為親魚產卵的隱蔽物和魚苗孵出后的附著物。
三、苗種培育
親魚放人培育池后一個星期左右,可施放糞肥或綠肥,以培育浮游動物供魚苗開口后攝食,一般畝施腐熟糞肥300-400kg,或畝施綠肥350kg。待發現池中有苗后,即可撈起隱蔽物和捕起親魚,起捕親魚最好用小鉤釣起,以免攪混池水,影響魚苗成活率。
待培育池中黃顙魚長到2.5-3cm時,即可按常規苗種培育池的放養密度,放養夏花。如果池中黃顙魚密度較大,可適當減少常規吃食魚的放養數量。放入常規魚苗種后,則按常規魚種飼養管理方法培育大規格魚種。
利用該技術,畝放黃顙魚親魚10-20組,只要飼養管理工作抓的較好,一般年底每畝可得20-30g黃顙魚種2000-5000尾,足夠一般漁戶自己放養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