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品種增多,但由于某些地區放養密度過高、環境污染、飼料質量差等原因,致使水生動、植物發病率高。目前,國內漁藥生產廠家有近百家,漁藥品種很多,可以大致分:消毒劑、驅殺蟲劑、抗微生物藥(抗生素、磺胺類、呋喃類)、代謝改善和強壯劑(激素類)、基因誘導劑、疫苗和中草藥6類。
1、消毒殺菌劑
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性疾病和蝦、蟹類寄生聚宿蟲、果枝蟲病。
常用的有漂白粉、漂白精、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二氧化氯、福爾馬林、高錳酸鉀、雙氧水等。消毒劑對水質的影響較大,對養殖生長影響較重,其殘留危害相對較小。
2、驅蟲劑、殺蟲劑
如染料類藥物。常用的有孔雀石綠、亞甲基藍等,可防治魚卵的水霉病、幼魚和成魚的小瓜蟲病、車輪蟲病、斜管蟲病等。孔雀石綠具有強毒性、危害人體健康,有致癌性。殺蟲劑,用于殺死魚體外的鞭毛蟲、纖毛蟲、吸管蟲和魚蚤等。常用的有硫酸銅、硫酸亞鐵、敵百蟲。過量的銅可造成魚體內重金屬積累,而敵百蟲在弱堿性條件下形成敵敵畏,其對人的危害極大。
3、微生物藥
包括抗生素類、磺胺類、呋喃類等。抗生素大環內脂類廣譜抗菌藥物,常用的有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強力霉素等。磺胺類,用于魚、蝦、蟹的細菌性疾病。抗生素磺胺類,是人漁共用藥物,尤其是一些新型抗生素,是人類還處于使用的初期,如果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人必定產生耐藥性。呋喃類,可有效防治腸炎等疾病,但該藥具有致癌效應。
4、改善和強壯劑
如激素類,用于育苗期性轉變等,常用的有甲基睪酮,乙烯雌酚等,激素類藥物殘留會使正常人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更嚴重的是激素類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5、基因誘導劑、疫苗等
用于轉基因動物的誘導,多倍體的培育和繁殖,常用的有6-次甲氨基嘌呤等。轉基因藥物和轉基因動物的安全性均未有明確定論。
6、中草藥
包括大蒜、馬鞭草、五倍子、水辣蓼、菖蒲每等。將中草藥原料煎汁提取有效成分潑灑養殖池或粉碎拌入飼料,可以防治腸炎病、赤毒病、赤皮病等。該類藥物安全環保,有待進一步研究推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