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0/16訊 過去只能從天然的幼苗開始養殖的鰻魚,最近世界上已初步成功地實現了由魚卵到成魚的全程養殖,該消息由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養殖研究所(三重縣南勢町)的鰻種苗研究組的田中秀樹等人在7月9日發表。
餐桌上的鰻魚幾乎都是由天然幼苗所培育養殖的。鰻魚的價格受到鰻苗漁獲量之左右。天然鰻苗有因為濫捕而可能滅絕的危機,如果可以達成全程人工養殖的話就可以低價且穩定地供應。
鰻魚從卵孵化后會變成柳葉般形狀透明的幼生,之后體形變化而成鰻苗,再養成成魚。不過,科技界一直以來對幼生的成長環境、食料等方面仍有許多未曾探索到,過去一直無法實現全程養殖。
田中先生等人在平成11年(公元1999年)已成功地將養殖的日本種鰻魚取卵進行人工孵化,進而培育為幼生,隨后即致力于把幼生培育成鰻苗的技術開發。該研究組開發出混合了鯊魚卵泥及維他命、礦物質等適合幼生成長物質的飼料。為了要保持水質的清潔,把它放在一個不會殘留吃剩的飼料、不會污染水質的圓柱形水槽來培育,結果在孵化后250天開始變成長約55毫米的幼生,約20天后變形成鰻苗。
目前為止已有20尾成功地變形為鰻苗,最大的長成為約20厘米的鰻魚,預計應該可以順利長成跟普通成魚一樣的大小。田中先生也表示“只要世代重覆地培育,也可能可以改良品種”。
引述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冢本勝已教授的話,“鰻魚的全程養殖已經努力了將近40年,這絕對是劃時代令人贊許的成果。在漁業及資源管理上有著重大的意義。主要是因為能成功地從卵培育成強壯的幼生,并開發了飼料。不過該批幼生的生長時間約比天然的時間要長兩倍,大小也稍微較小一點。如要在漁業上實用的話必須把這期間再縮短。假如進一步調查天然鰻魚的生態的話,應該可以活用到養殖上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