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刀額新對蝦,俗稱麻蝦、沙蝦和基圍蝦,為對蝦科新對蝦屬。其個體中等大小,屬中型蝦類,體長一般為75毫米~164毫米,體重4克~50克,它分布于東南沿海尤其廣泛分布于華南沿海各地,是重要的經濟蝦類之一,蝦苗人工孵化繁殖已先后獲得成功,在廣東各地亦已積極開展養殖,已從廣州番禺延伸到珠江三角洲地區,前年全省刀額新對蝦產量已發展到5000噸,去年還出口到歐美市場,發展養殖前景看好。
刀額新對蝦具有許多優點,它適溫廣(適溫范圍為12℃~37℃),適應性強,對鹽度的適應范圍也較廣,既能在較高鹽度水域中生活,也能在低鹽度的咸淡水中生長;而冬季水溫下降到8℃~12℃時,能潛入沙里越冬。
刀額新對蝦喜歡生活在底質含沙量較多的環境中,有潛沙習性,白天常潛伏在用附肢爬開泥沙形成的空洞內,只有兩眼和觸角露在外邊,黃昏時爬出攝食。在一晝夜中,以早上的攝食強度最高,其次為夜間和黃昏,白天最低。它對餌料的適應性也較廣,飼養時,既可投喂豆餅、米糠、薄殼等動植物飼料,也可用人工顆粒飼料喂養,對餌料蛋白含量要求比其他蝦類低。該蝦養殖周期也較短,一年可養多造,飼養方法可以單養也可與其他蝦類或鯔魚混養。刀額新對蝦體肥殼薄,生命力較強,離水后不易死亡,可短途運輸銷售活蝦,是各地和港澳臺地區嘗吃活蝦的主要品種,也是酒樓食肆供應食客的重要蝦肴,經濟價值較高,發展該蝦養殖是養殖戶的一項致富好門路。
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養什么品種能致富,筆者看了很多資料,除常規品種外,有條件的地區和海域,發展海馬人工養殖,前景看好。
據悉,在廣州市藥材商店里,質量好的大海馬每千克售價高達7200元以上,中小以下每千克售價3660元~3900元,但市場上仍經常缺貨。
據祖國藥典介紹,海馬具有補腎壯陰、溫通血脈、鎮靜安神、舒筋活絡等功效,一直受到人們喜愛和國內外市場的青睞。據有關信息顯示,目前,全球海馬每年交易量達到2000萬只,范圍涉及32個以上國家和地區。近年國內消量也劇增,每年消費量約1000多萬只。
由于需求增加,導致濫捕亂捉,使海馬資源日漸減少。據有關資料介紹,全球共有35個海馬品種,但過去幾年內已減少了一半。因此,發展人工養殖已是勢在必行,海南、廣西地區已有養殖戶發展海馬人工養殖,并取得了養殖經驗,人工養海馬,也不失為一條生財之道。
海馬,又名落龍子,刺魚目,海龍科。其體型很小,側扁,腹部凸出,尾部四棱形,向后細長,可彎曲,體長一般10厘米左右;頭側扁,和體軸成直角,口小,位于吻管頂端;無牙,吻很短,頂冠甚低;體無鱗,完全為骨環所圍,體環11+37-38;無腹鰭和尾鰭,體暗褐色,頭部及體側有斑紋,為暖水性近海小型魚類。海馬通常用尾部卷附于海藻上,游泳能力較弱,主要食小蝦和橈足類等。其繁殖力較強,雄性尾部腹面有育兒囊,受精卵在囊內發育。生殖盛期在每年5月~9月,我國沿?扇斯ゐB殖,水池中能自然成熟。每胎可產400尾~500尾,在較好的條件下每年可繁殖數胎。海馬(除去內臟)干制品可供藥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